59、繼室女打臉重生嫡姐(十)(1 / 2)

都不用幾個月,跟著韓師傅學了不過十天,八娘子就知道蘇韻所言不虛。

每天早上先站半個時辰的站姿,講的也都是她們從沒在書本上看過的東西,上午講課,下午提問抽考,答得好有獎勵,答不出來就要打手辦。

彆說驕縱調皮的八娘子了,就是一向勤勉好學的三娘子和耐心細致的四娘子都累得兩股戰戰,課間休息時倚著欄杆直喘氣。唯有蘇韻,半點沒有感覺,依舊生龍活虎的樣子。

下學之後,八娘子直接癱在了榻上,叫了三個丫頭圍著,打扇的打扇,捶腿的捶腿,捏肩的捏肩,丫頭稍微力道重了一點,她就得叫喚。

胡姨娘心疼地眼淚直打轉,“你這不是去上學,倒像是去下地了。那韓師傅到底交了些啥,把你們折騰成這個樣子?”

八娘子擺手:“媽媽還彆說,這師傅是真有能耐,學問比曹師傅強了一百裡地去,可嚴格也是真嚴格,半點情麵不講。”

“今天教我們宮中禮儀,光是行站坐臥就說了一個時辰。師傅讓我們以後每日在自己的院子裡,練站姿就得練半個時辰,說姑娘家出閣頭幾年,好一點的要伺候翁姑,婆家規矩大的還得立規矩。現在越鬆散以後的日子就越難熬,反而現在習慣了,以後就能輕鬆些。”

“而且,女子生育是鬼門關,大家娘子平日有人服侍,身子都偏弱,可若想順利生產,腿和胯得有足夠力氣。”

胡姨娘也不是沒見識的,“這話有理,我小時候家裡窮,那些種田的農家婦人,各個有把子力氣,隻要不是難產,生孩子都比城裡婦人順利。不過,你們這師傅不是女官嗎,怎麼還懂這個?”

“韓師傅什麼都懂,衣料首飾、吃食烹飪、藥材方子、田產買賣、朝廷官製、還有後宅那些鬼祟伎倆,就沒她不知道的。”

胡姨娘就歎了口氣:“我原以為,隻要投胎到高門大戶,這日子就是躺著享福,沒想到我兒現在還這麼辛苦。”

八娘子就道:“您這就不對了。師傅說了,人生在世,眾生皆苦,貧寒人家有貧寒人家的苦,高門貴第有高門貴第的苦,就連宮中嬪妃、皇子公主,乃至人主帝王,也

有求而不得的東西。”

“吃得了多大的苦,才能享多大的福,我若不是托生在咱家,生在農戶家,不也得洗衣做飯、下田犁地,遇上荒年還得賣了去伺候人呢。老天既給了我這樣的福分,我就得端住咯。”

胡姨娘沒想到一向嬌慣的女兒能說出這樣一番話,當真又喜又驚,正欲誇獎女兒一番,就聽她嘟囔道:

“我是真佩服七姐,這一天天的,我們都累得不行,隻有她還神采奕奕,橘紅幾個都沒她精神。怪不得她說祖母給她請的那個師傅規矩嚴厲,我們都跟不下來,我現在算是信了。”橘紅是她身邊的大丫頭,娘子們上課她就在外頭候著伺候茶水點心。

胡姨娘就搖頭:“你說這七娘子,也是正經太太生的嫡出娘子,又生的一張芙蓉麵,論樣貌連三娘子也及不上她,家裡幾個丫頭也就你能跟她比一比,她這是何苦來哉?”

八娘子想到蘇韻那淡淡含笑的嘴角和亮晶晶的眼神,再想到韓師傅那高華端嚴的氣度,再看自家姨娘不理解的樣子,心中隱隱就有什麼東西發了芽。

楊府隔壁的三進小院裡,劉居士遞給蘇韻一份邸報:“看看。”

蘇韻眼睛一亮:“師傅,您怎麼會有邸報啊?”

劉居士白了她一眼,淡淡道:“我要是耳聾眼瞎,還能從京都到江南,一路過得這麼滋潤嗎?”

“不過,您這邸報,比我爹那份內容還多呢。”

劉居士挑眉:“那你膽子還挺大的。你爹也算是我看著長大的,那老古董怎麼都不像是會跟女眷討論朝堂之事的人。”

蘇韻低頭動了動她的小腳丫子:“那什麼,我現在讀書爭氣,爹一高興就準了我進他書房。我一進去,可不就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嘛。”

劉居士居然還點頭:“好丫頭,有我的風範。想當年,我也是這麼折騰我家老爺子的…”

許是想到了幼時父女天倫的溫馨時光,她的眼神溫柔了下來,神色也帶了一絲懷念。

侍女的腳步聲打斷了她的思緒,她才收回目光,淡淡道:“這邸報也是分等級的。文官中總督、巡撫、知府、知縣,武官中將軍、千戶、百戶,能看到的邸報都不一樣。有些大事,如立後廢後、立

儲、帝王登基、帝後崩逝,那都是要昭告天下的,邸報會發到縣級官員,知縣會張貼布告在城門,一般的百姓隻要識字的都能看到。”

“可有些事,比如官員升遷罷黜獎懲調動、欽差出巡,甚至是更機要的密旨,邸報隻會發到皇帝想讓他看到的那一級官員。”

“你既然偷看了你爹書房的邸報,剛才又看了我這裡的邸報,可看出些什麼來了?”

蘇韻點頭,指了邸報上一處:“這裡,戶部要求各地督撫清點官倉存糧。曆朝曆代,糧草都是重中之重。今春,西北大旱,江西洪水,要說查糧倉也說的過去,還是說,這是在為戰事做準備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