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繼室女打臉重生嫡姐(十)(2 / 2)

劉居士在亭內踱步:“你說,這官倉內存糧能支撐多久?”

這她還真不知道官倉內有多少存糧,不過她會算術呀。蘇韻算了算:“按照咱們江南行省的人口稅賦,就算江南全境都發生水旱災害,按照一個成年男子一日糧三兩、婦人二兩、孩童再減半的標準,也應該能支撐…一個月。”

劉居士就笑了:“我告訴你,現在江南各地官倉的存糧,若要賑災,滿打滿算不到十日。這其中七成以上,還都是陳糧。”

還沒等蘇韻震驚,她就接著道:“而按照本朝的平糶之法,各地官倉存糧至少要能滿足災年一個月、戰時三個月的消耗。”

蘇韻眉頭緊鎖:“那現在江南行省這種情況會怎麼樣?會處理一批官員嗎,我爹應該怎麼做?”

不是她自私,周朝這情況,明顯就是王朝末期,土地兼並激烈,階級矛盾激化,整個朝廷都爛到千瘡百孔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她首先都顧好自家人啊。楊仝若是出事了,這全家老少沒一個能好過的。

“這事兒板子且打不到他身上,不過你們也不能大意了。讓你爹趕緊查查湖州的糧倉,不管用什麼辦法,總之把糧倉都填滿了。隻要這糧倉是滿的,不管上麵怎麼鬥,也牽連不到他身上。算了,我親自去跟阿梁說吧。”蘇韻的祖母、楊家太夫人正是姓梁。

蘇韻又想到了一事:“對了,我新開的那個食鋪,近日來了個北方來的客商,說了樁奇聞。那客商是保定府的人,說他們那裡有個大戶高家,乃今上

生母娘家,擁有山林百頃。上個月,在其中一座山上發現了一塊石碑,那石碑上有天然花紋,竟像是‘水落石出、李代桃僵’幾個字。”

劉居士握著壺柄的手一頓,微微抬眸,“這倒有些意思……”

蘇韻說的這個食鋪,正是她拉四娘子和八娘子入夥的店,她派了黃氏心腹陪房江嬸的小兒子去經營。

食鋪開張雖然沒多久,但因為他們店裡新品推出的速度快,吃食種類從貴價到平價樣樣都有,高檔茶樓是送貨上門,平家小戶零散的也肯賣,所以很快站穩了腳跟,生意火爆得很。

她特意交代江嬸的兒子留意南來北往的客商,不管是新鮮物什、稀有的種子,還是哪裡發大水鬨蟲災這樣的消息,甚至是民間的奇人異事,都要細心收集,每旬一報。為此,她還特地在一兩銀子的月例之外,另外給江嬸的兒子半成的分紅。店裡的夥計誰有類似的消息提供,也另有獎賞。

劉居士還誇獎過她這個做法,說風起於青萍之末,一葉落而知秋,成大事者非得有這樣敏銳的嗅覺不可。

大周國姓李,自稱李唐帝室之後,但實際上本朝開國帝王名諱石重,本是鄉間無賴,舅家姓李,乃是南陽大戶,因舅家無子,便過繼了外甥撫養,石重改名李重。後前朝天下大亂,各路英豪紛紛起兵,李重也是其中一員,打著李唐後裔的名號在南陽淮陰一帶招兵買馬,最終奪了天下。

前朝國號梁,梁從水旁,“水落石出”便是指石氏大周取代梁朝,這“李代桃僵”更是不客氣,直指李家並非真的李家,簡直就是揭了皇室的老底。

劉居士斜倚在榻上,叩著紫檀雕花的扶手,“…保定府…高家…這是衝著高春良去的呀…”

“高春良是誰?”

“陝甘總督,此人是平治十三年的進士,河北滄州人,雖是寒門出身,卻心思手段頗為了得,跟保定高家聯了宗。他也算有些才乾,又善揣摩上意,加上高家這層關係,一來二去便得了今上青眼,官運亨通,一路做到了陝甘總督。”

看著弟子疑惑的眼神,她順帶給蘇韻科普了一下宮闈密辛:

“今上生母高氏,河北保定人,入宮前就是一普通農女,以宮女

的身份被先帝酒後臨幸,她運氣不錯,春風一度便結了珠胎。可先帝醒來後嫌她容貌平平,再無寵幸,今上五歲的時候,高氏就過世了。先帝的賢妃和繼後王氏都撫養過今上。”

“今上登基之後,念及撫育之恩和生養之恩,對王家、高家都有厚賜。隻不過王家本就是高門大族,子弟多在朝堂,被今上倚重;而高家隻是鄉間農戶,就算賞賜,也多是田宅奴婢。”

“高家寒門祚戶並無積澱,一朝作了帝王外戚,得誌便猖狂,雖然也曾因為搶民女、占良田被禦史參奏過,但這些在朝堂上都不算大事。一個鄉間土財主,不值得花此等心思對付,應該是衝著高春良去的。”

“陝甘之地…雁門關、平西軍…看來有人忍不住了…”

“這樣,我跟你一起回去,我有話跟你祖母說。”

不知劉居士是如何跟太夫人說的,蘇韻發現當晚老爹下衙之後就被太夫人心腹的嬤嬤叫去了鬆萱院。

之後幾天,楊仝的心腹長隨和幕僚就開始頻繁拜訪糧商行會和本地士紳,費了一番功夫,終於趕在總督衙門的官員到來之前把糧倉填滿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0-04-2623:35:48~2020-04-2722:10:1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卡薩布蘭卡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