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繼室女打臉重生嫡姐(十六)(2 / 2)

薄薄的一頁紙,也隻有十幾行字。她看了又看,把紙攥在手心裡,閉目不知在想些什麼,直到日頭西沉,才睜開眼,把手中的紙在香爐中燃儘。

直到大丫頭來問擺飯的事,她才輕聲道:“叫太太、姑太太、娘子們都在自己院裡吃吧,等小花廳那邊散學了,去請韓師傅過來。”

晚膳擺好,韓師傅也到了,太夫人起身相迎,笑道:“咱們姐妹,好久沒有秉燭夜談了。”

韓師傅亦是笑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次日一早,楊顰去鬆萱院給母親請安,被告知太夫人一早就出了門。她無功而返,下午又跑了第二趟,卻被告知太夫人還沒回來。

連續兩趟撲了個空,到晚間也沒等到鬆萱院傳膳,昨日又被母親狠狠教訓了一頓,楊顰覺得臉上掛不住,回去很是砸了幾個茶蠱,正欲開口

抱怨,就見心腹的嬤嬤裹著一陣風跑了進來,臉上隱有憂色。

她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不快道:“你這是怎麼了,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們主仆都被人攆了呢!”

那嬤嬤把丫頭們都趕下去,低聲道:“老爺從京裡來信了,讓咱家小廝跟著驛馬來的,您趕緊看看吧。”

楊顰心裡咯噔一跳,她人雖是挑剔自私了些,可嫁的夫君位掌中樞,平日應酬交際官眷,每逢年節也要入宮朝拜,敏感性還是有的。

展開一看,前麵多是些家常話語,後麵話鋒一轉,讓她趕緊給兩個孩子在江南尋一門親事,無須位高權重之家,最好是樹大根深的地方望族。

這信雖是語焉不詳,可丈夫這樣說必有緣故。

她想了想道:“送信那小廝呢?”

“在前院候著呢,我估摸著老爺有急事,就沒讓他走。可現在天色已晚,內院快落匙了……”

楊顰不管這些,“趕緊叫進來,就說是睿哥兒身邊的人,我叫進來問他課業的。”

不到一盞茶的功夫,那小廝就進來了。楊顰認得他,這是他丈夫心腹的小廝,大管家的三小子。

“你老爺可有話交代?”

那小廝磕了一個頭道:“三皇子中毒昏迷不醒,聖上震怒,讓徹查後宮。還有,嚴家三房的大娘子定給了六皇子的表哥、太仆寺員外郎賈昆。”

今上長大成人的有五位皇子,長子乃元後所出、三子乃繼後所出,六子乃寵妃所出。

這三人是競爭儲位最有力的人選,大皇子元後嫡出,禮法上地位最優,但才乾平平,且元後出身寒微、母族無人可依。三皇子文稻武略倒是不錯,母親乃京都大族之女,姻親眾多。而六皇子雖年齡比兩位哥哥略小,但被今上誇獎為“此子類我”,母親雖是商賈之女,但有聖寵在身。其餘二皇子、四皇子兩位,一個跛足、一個有愚頑之症,都隻能做富貴閒人。

今上雖一直不願立儲,但帝心似海,難說是因為疼愛小兒子想要廢長立幼,還是想拿著這個胡蘿卜釣得朝臣、兒子們不敢輕舉妄動。

但三皇子中毒昏迷一事,無疑打破了長久以來權利漩渦的均衡。現在的京城就像是滾燙到極致的油鍋,任何一滴水濺進來,

都可能讓整鍋油炸了。

以趙和謹慎的性子,並不願意在此局勢不明朗之時站隊。爭儲之事,向來是傾家之險。敗了,就是覆巢無完卵之禍。

此事,太過可怕,以致於聽到嚴家娘子定給了其他人家,楊顰都沒有太大反應。

嚴家,是京城老牌世家,慣會多頭下注擺平衡。嚴氏族中,一女為皇長子妃,一女為三皇子嬪,還有一位姑奶奶是今上的賢妃,生清河公主。

楊顰本來為次子相中了嚴家三房的大娘子,當然並沒有下定,隻是彼此都有這個意向。京中男婚女嫁的相看都是這個路數,先是男人們選定能結親的家族,再是女人們從這些家族中挑看中的娘子,一方露出口風,另一方聞弦音而知雅意,最後讓孩子們裝作偶遇一次,沒有意見就會定下。

沒想到,嚴家竟會在這個當口,把大娘子定給六皇子外家。黃了就黃了吧,兒子一表人才、頗有文名,還怕娶不到妻麼。隻是在江南結親,還要儘快,看來京中的形勢不容樂觀啊。

形勢緊急,楊顰也顧不得講禮不講禮了,當即帶著心腹嬤嬤就往鬆萱堂去了。這次,守門的婆子終於放行了。

太夫人正坐在內室的榻上看書,看到女兒一陣風似地進來,隻淡淡道:“坐。”

“娘,我……”

太夫人擺手打斷:“你想找什麼樣的?”

看到女兒呆愣愣的樣子,太夫人再問了一遍:“你想給睿哥兒、嘉娘找什麼樣的人家?”

楊顰扁了扁嘴,“雖說是不能在京裡結親,可怎麼也得是老姓大族吧,娘,您可不能用破落戶哄我。睿哥兒是要科舉做官的,這親家怎麼也得是耕讀世家吧?家底我不強求,可嫁妝總不能比嫂子當年嫁過來少吧,我們家再怎麼也是三品門第…”

太夫人靜靜地聽女兒說完,沒說什麼,隻是點頭道:“好,知道了,我會給你想辦法的。”

得了母親的承諾,楊顰歡天喜地地走了。

太夫人望著她的背影,叫了大丫頭進來:“讓你太太明日早一個時辰來請安。”

次日清晨,太夫人把黃氏叫到內間吩咐了幾句話。

黃氏縱有滿腹疑問,支吾了半天到底沒敢問出來。

太夫人看著這個媳婦的神情

,終究是道:“你記著,我不會害七娘的。咱家未來的造化說不準就指著她了。你若真明白,就去七娘,她自會給你解惑。”

黃氏心裡頗犯嘀咕,那贛王府的長孫倒不是不好。宗室王孫又是縣主之子,這出身是杠杠的;還是兒子的朋友,兒子寫回來的信五封中有三封都是說他如何如何優秀的;那位郎君她也見過一麵,絕對算得上一表人才玉樹臨風。

單看這些,絕對是太太奶奶們心目中的乘龍快婿了。問題是,他家的情況實在有些複雜,又是太婆婆叔叔爭爵位,又是當家人萬事不理,隻知吃喝玩樂。

這樣的人家,嫁進去了非得小心翼翼過日子,防這個防那個。就算知道女兒聰明,當娘的也不想讓孩子麵對這種情況。

不過,她在楊家做不得主。這事兒太夫人和楊仝決定了,七娘自己也沒反對,她也就是嘀咕幾句。

半個月後,贛王府的人到了湖州,正式向楊家提親,太夫人和楊仝商量之後允婚。

【恭喜宿主徹底改變原身命運,完全進入副本新支線,氣運值+500000】

【支線任務1:搞定贛王府眾人】

蘇韻正在劉居士的彆院裡,聽師傅講如今的朝局形勢。

“…三皇子昏迷,這潭水算是徹底渾了,難說這是誰做的…”

“…除了朝廷儲君之爭,外頭也不太平。甘肅黑水、山西大同、冀州北口一帶,皆有韃子扣邊,說是打穀草,其實這些草原上的豺狼嗅覺雖是靈敏…你一旦有傷口傳出血腥味,他們就會循跡而來,直到把你撕成碎片…”

“…更不用說漢中大旱、江南洪水,都隻是在等一個契機罷了…”

蘇韻靠著柱子,咬了一口蘋果:“師傅,你說三皇子這事兒吧,我看誰都覺得可疑。”

“要說從結果得利分析吧,大皇子似乎嫌疑最大,繼後之子死了,六皇子畢竟還小,至少目前皇帝也隻能保他。不過,也不排除是三皇子的苦肉計啊,他現在是昏迷著,可誰也說不準這毒到底未來能不能解開。還有六皇子,他也不見得清白,三皇子一死,若繼後家族死磕到底,鷸蚌相爭,他就有出頭的機會了?他外家不是商賈麼,這種短視的做法也挺符合他家風格的。”

她哢嚓哢嚓啃蘋果啃得歡快,劉居士卻狠狠地敲了她一個爆栗。這小徒弟,分明就是閒的無聊了,那京城那點事兒打趣呢。

“宮中的消息,太醫院的太醫流水一樣進出,三皇子卻始終未醒,皇後娘娘眼睛都哭腫了好多回。三皇子就是繼後一族最大的籌碼,沒有哪個家族,會演這麼蠢的苦肉計。”

蘇韻眼睛一亮,“宮中的消息,那個…咳咳。”

劉居士不以為然,“這有什麼?皇宮是天底下最富貴、權勢最集中的地方,可不代表宮裡人人都過得好。有人得意,自然就有人失意;有人想要爭那把椅子,自然就有人想要保命。那些半輩子都埋在宮裡的太監宮女,為自己留條後路怎麼了?”

果然,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封建帝王以為自己掌握生殺予奪大權,沒想到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生存智慧,被人耍得妥妥的。

“京裡的事,你就當個故事聽吧。要緊的是贛王府的事兒,那才是你眼前就要解決的。”

自從贛王府提親以來,劉居士就把贛王府幾代人的經營、嫡支旁係的人頭關係、恩怨情仇,全都羅列成冊,一條一條講給徒弟聽。

蘇韻心裡泛起一絲異樣的感覺,這是第一次在副本裡要結婚啊。不過,看在對方是個美男子,性格處世還挺對她胃口的,她並不排斥,隱隱還有些期待

至於那些難搞的叔伯、繼太婆婆、不靠譜的祖父啥的,就當升級打怪唄。又不是沒搞定過難搞的人?

太夫人做主,楊家給她的陪嫁極其豐厚。當然公中出的部分,幾個娘子,不分嫡庶都一視同仁。蘇韻和三娘子,作為嫡女,會和同胞兄弟分各自親娘的嫁妝。

黃氏的嫁妝自然不及高門出身的蔣氏嫁妝豐厚,但架不住蘇韻太會經營了,簡直點石成金小能手。她開了兩家吃食鋪子、兩家織坊、一家冰鋪和一家雜貨鋪,那雜貨鋪專做手搖風扇、玻璃器皿等新鮮玩意兒,利潤極高。

有了這幾家鋪子,她成了姐妹間第一小富婆,而且不僅自己致富,還帶著四娘子、八娘子兩個一早就投了股份的姐妹,每月光是分紅就少則幾兩、多則十幾兩。後來,甚至連胡姨娘都想摻一股,不得不說她是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