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第 一百零八 章(1 / 2)

紀婉青聞言震驚,能讓何嬤嬤稱為“侯爺”的, 隻有一個人, 那就是她的父親紀宗慶。

她父親生前留有信箋給她?

蔣金是父親生前心腹,信任到能將私產相托的地步,若生前有其他要事安排, 一並囑咐, 並不為奇。

她震驚過後, 心臟狂跳, 下意識掃了炕幾上的三樣遺物一眼。

幾乎是直覺, 紀婉青立即認為,父親留的信與皇後通敵證據, 兩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她快速收拾收拾炕幾, 匆匆出門, 往前殿而去。

許馳雖偶爾偽裝太監進宮, 但不可否認, 對方是個不折不扣的大男人。在後殿召見對方並不合適, 紀婉青便選擇前殿一個視野開闊的小花廳。

花廳的隔扇門,以及兩側窗扇, 悉數打開。前殿的太監宮人雖退地遠遠的, 但依舊能將花廳內情景一目了然。

紀婉青屏退簇擁在身畔的宮人嬤嬤, 獨身入內。

許馳也不廢話,立即見禮, 並將兩封信呈上。

“啟稟娘娘, 這是蔣金今日早晨交給屬下的, 他說,這是紀侯爺臨終親筆所書,一封是給娘娘,而另一份則是給殿下。”

“據蔣金所言,紀侯爺當時反複囑咐,這信箋需等五年之後,才能分彆交給娘娘與殿下。但蔣金見屬下等人,連日來在密室不斷翻找,這才提前一年,將信箋取出。”

紀婉青心跳加速,立即伸手將案上信箋接過,定睛一看。

這兩封信封皮並不新,看著有幾年時間,但保存卻極為完好。其中一封寫了“婉青吾兒親啟”;而另一封則正式很多,上書“皇太子殿下鈞啟”。

四年前,紀婉青與高煦並無聯係,紀宗慶卻各給二人寫了一封書信。

她心亂如麻,匆匆返回後殿,屏退諸仆,這才急不迫待將自己那封打開。

匆匆瀏覽一遍,紀婉青伏案痛哭,“爹爹,我的爹爹!”

*

紀婉青直覺沒出錯,紀宗慶寫給她的那份書信,確實是有關通敵信箋一事的。

當年,楚立嵩眼尖,通敵信箋一落地,他立即發現了。大刀急揮,他同時一個俯身,利落將其抄起,揣進懷裡。

很快殺出重圍,大軍迅速馳援鬆堡。

這一路上雖然急趕,但打開信箋這功夫還是有的。這麼一看,援軍被伏擊的之謎立解,甚至連鬆堡被重兵圍困數月也有了解釋。

原來,竟是大周一方有人通敵,為首者,居然是坤寧宮皇後。

楚立嵩之怒可想而知。

但怒歸怒,艱難局麵卻已形成,他預計此行凶險,未必能全身而退。

他不畏懼戰死,卻唯恐這信箋就此湮滅,讓皇後一黨的叛國者逍遙法外。

但問題是,前麵是鬆堡,後麵則是再次緊追過來的韃靼兵,即便現在派心腹攜信離開,也很難成功。

楚立嵩心裡揣著這事,扶住紀宗慶時,心中一動,立即探手入懷將信箋取出,閃電般塞進對方懷裡。

迎著對方疑惑的目光,他也不解釋,心念急閃之下,隻說了一句,“若連我也戰死,恐這回東宮要大傷元氣。此時擊潰坤寧宮,於東宮於大周,皆極為不利。”

紀宗慶沒有機會再問,因為他聽完這句話後,就傷重昏闕過去了。

他再次醒來時,楚立嵩已戰死,他立即發現這是兩封通敵信箋,通敵者分彆是皇後以及臨江侯。

對於堂兄與堂姐叛國,紀宗慶是極其憤怒的,他甚至來不及為戰死的獨子傷感太多,就必須強忍傷痛籌謀開來。

他強撐一口氣折返京城,惦記妻女是一個原因,而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為了此事。

楚立嵩臨終話語之意,他其實很明白。

皇太子固然賢能英明,但終究年輕,他入朝僅僅三年,根基不算牢固。這回軍方勢力遭遇打擊,對東宮影響是巨大的,皇太子很需要一段時間恢複並發展。

這時候的東宮,境況是最艱難的。皇帝十分忌憚太子,才一再抬舉皇後母子,用以平衡東宮勢力。

四皇子還未長成,坤寧宮暫時無法取代,昌平帝生性多疑,平衡一旦被打破,很容易就引發一連串不可預估的後果。

皇太子未必熬不過來,但不論是楚立嵩,還是紀宗慶,都不想冒這個險。

二人對皇太子很有信心,隻要稍稍有一段發展時間,東宮便不可撼動,將立足不敗之地。

因此,楚立嵩建議,先將通敵信箋按下,等這段時間過去後,再一舉揭露。反正損失已造成,該為此謀取更好的結果。

為此,他甚至願意暫時蒙受冤屈。

楚立嵩的想法不難懂,但事情到了紀宗慶這裡,他想得更多。

他的傷已無法治好了,生命眼看到了儘頭。

紀宗慶征戰沙場多年,他不畏懼死亡,不過,他卻害怕妻女孤苦伶仃,生存艱難。

他隻要清醒,就思索這個問題,最終做出一個決定。

他決定,將這個揭露的期限,定為五年。

紀宗慶獨子已經戰死,膝下僅餘一對愛女,他死後,孀妻弱女在世,恐怕多有不易。

他不得不為她們多多考量。

好吧,他其實很了解自己胞弟的德行,對於對方是否能照顧好侄女,持否定態度。

紀宗慶拜托了自己的老母親,讓後者多多留意,等女兒們出孝,給選兩門好親事。

何太夫人為人,身為兒子未必不知。但有妻子在,婚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這個承諾在前頭,他還是可以放心的。

至於為何將揭露通敵之事推遲,原因隻有一個,就是為了避免皇帝賜婚。

為國捐軀,而後大義滅親,紀宗慶即便死了,也必會受到朝廷大力褒獎。

這種情況下,必然會恩澤紀婉青姐妹。

皇帝要恩澤功臣遺下之女,最好的法子,當然是賜婚了。

選一個身份不低的宗室子弟,聖旨賜婚,表現了皇家對功臣的看重,為此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然而,高功遺孤哪裡是那麼好當的。

這種賜婚麵子光鮮亮麗,實際苦處多多。紀婉青姐妹說到底,也就個喪父之女而已,侯府易了主,實際已沒了娘家依靠。

宗室親王郡王家的子弟,身份高貴,明麵固然會供著這個賜婚下來的妻子,但他心頭氣兒未必會順。

古代是男權社會,夫君心氣一旦不順,苦頭隻有自己能知道。

即便這方麵問題僥幸沒了,王府妻妾成群,關係複雜,紀宗慶也不希望女兒們置身其中苦熬。

大女兒聰敏,還能熬著。小女兒這性情這身體,根本熬不下去。屆時有個萬一,皇家高牆大院,孀妻根本無處說理去。

紀宗慶希望女兒們找個普通和善的人家,和樂一生。

五年後,女兒們肯定都出閣了,或許還生了外孫。屆時,蔣金將一封書信給女兒,一封書信給東宮皇太子。

紀宗慶毫不懷疑皇太子能耐,到時東宮勢力不可撼動,四皇子也長成了,到時候怎麼抉擇,就看殿下的選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