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夫人聽她提起肅柔,頓時抬起眼來。
上京說大很大,說小也很小,達官貴人的圈子,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那位孔大學士,太夫人自然是知道的,延康殿大學士孔令章,當初還是太公的門生呢。早年兩家來往很多,後來太公過世,慢慢就不怎麼走動了,這些年屢屢也會聽聞他家一些變故,像上年,據說是死了個兒媳,就是這位二郎的夫人。原本大家都存著惋惜之情,然而這門親事說合到張家頭上來,就讓太夫人有點不大受用了。
隻是不好上臉,太夫人還保持著良好的修養,微微含著一點笑道:“這孔夫人,怎麼想起我家二娘來?二娘在禁中多年,前幾日才回來的。”
陳夫人也是個懂得察言觀色的人,其實貿貿然跑來替一位鰥夫說親,換了哪家都會覺得受了冒犯,因此仔細斟酌了下說辭,先將肅柔結結實實誇了一遍。
“正因是從禁中回來的,這才讓孔家格外高看,可著這滿上京問,誰家的規矩體統能勝過您家二娘子?莫說孔夫人喜歡,就連我,也是一眼就瞧出來,二娘子和一般的閨閣女孩兒不一樣。那日家下出了糟心的事,二娘子跟著老太君一道來,那容貌、那身段,那說話辦事的乾練有條理,豈是沒見過世麵的姑娘能比的。”陳夫人說著,微微挪動了下身子又道,“隻是孔二郎的境況,老太君也知道,才二十四歲就死了夫人,其實說出去不好聽得很,縱是個青年才俊,不也是鰥夫麼。因此那日孔夫人和我提起,真是存著一份小心翼翼,支吾了好半晌才說想與貴府上結親,再三再四地問我,不知貴府上能不能看得上二郎。老太君您瞧,人家實在是稀罕二娘子,想迎娶回家,當定海神針呢。”
陳夫人還是很懂話術的,話裡話外將孔家擺在一個卑微的處境上,就算招來太夫人的反感,至少不會立時做臉,讓人下不來台。
果然,太夫人聽她說完,麵色雖有些微變,但並未顯得不豫。手裡慢慢盤弄著念珠,緩聲道:“世上沒有不愛惜兒子的父母,孔大學士夫婦要為兒子再覓一門好親,這份心境我是能體諒的。”
“可不是。”陳夫人道,“二郎那位過世的夫人,是管城縣開國伯家的千金,雖不是長女,卻也是嫡出,伯爵夫婦尤其偏愛,出閣的嫁妝比長女還高出許多。可惜天不假年,那麼年輕就走了,老太君想,前頭夫人是這樣出身,再為二郎續弦,自然也是不肯將就的。”
太夫人頷首,倒也沒有一口回絕,而是迂回地提了提,“我聽說,正室娘子還留下個兒子?”
陳夫人說是,“那孩子兩歲,孔夫人把他養在自己的院子裡,就算將來繼夫人過門,也不會擾了小夫妻的日子。”
堂上的人聽她說完,神色各異,太夫人是知道的,孔家瞧準了肅柔,怕是不單覺得她出身好、規矩好,更要緊一樁她自小也沒了娘,要是真能嫁進門,對繼子絕不會苛待,孔家這算盤打得,怕是州外都聽見了。
隻可惜太夫人看不上這門親事,倒不是說孔家二郎不是良配,是她覺得,以肅柔的人品才學,配得上更好的。
於是太夫人沉默下來,頓了頓才對陳夫人道:“侯爵夫人清楚咱們家的情況,我也不瞞你說,六個孫女裡頭,我最疼愛的就是肅柔,她剛滿月就抱到我身邊,夜裡哭,我和馮嬤嬤整夜抱在懷裡搖著,好不容易才帶到八歲。八歲之後進宮侍奉,離家十來年,這才剛回來……”說著難為地笑了笑,“我還想留她一陣子呢,議親的事,以後再說吧。”
這就是婉拒了,陳夫人自然明白,但受人之托,好歹還是得爭取一下,便道:“我知道老太君舍不得二娘子,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底下還有四位妹妹呢,將來說合親事,總不好越過姐姐的次序去。老太君若是想留小娘子幾個月,先把親事定了,婚期往後略延一延,也是不礙的。”
可這番話,似乎並不足以觸動張太夫人,她不說好,也不說不好,垂著眼撫了撫膝上褶皺,看那樣子,是不打算繼續深談了。
太夫人這裡高牆壁立,陳夫人眼見無望,轉而看了看對麵的潘夫人。
普天之下,沒有不存私心的後母,尤其這潘夫人,長的就是一張不好相與的臉。二娘子是太夫人帶大的,太夫人心疼,這位繼母可未必。留著一個年長的繼女不許人家,自己親生的女兒卻到了議婚的年紀,要是按著長幼有序,豈不是連四娘都要被耽誤了!
所以陳夫人換了個策略,打算圍魏救趙,誠摯地遊說潘夫人:“咱們是自家人,都盼著孩子好,孔家這門婚事雖不能說上乘,但也差不到哪裡去。我這人說話直,心裡有什麼就說什麼,依我之見二娘子在禁中這些年,蹉跎了青春,也錯過了說合親事的好時機。如今孔家既然有意,老太君和二夫人不妨考慮考慮,先不急著回絕人家,暫且敷衍著,看看形勢再說。”
潘夫人一向不苟言笑,陳夫人這番話,沒有換來她多餘的表情,給足了麵子,虛應了她一句,“二娘子是老太太帶大的,婚事全由老太太做主。”
所以這個問題像蹴鞠,又被踢到太夫人麵前。陳夫人一時有點尷尬,為了緩解這種尷尬,她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下,笑道:“我今日原就是順便和老太君提一提,讓府上知道有這個事罷了。過幾日的金翟筵,老太君和夫人們總會帶著小娘子們一齊去的,到時候讓孔夫人親自和老太君說吧,老太君也瞧一瞧孔家的誠意。”
說著轉頭瞧簾外,見陳盎已經把孩子給了乳母,自己正背著手站在月洞窗前,背影看上去無聊得很。
陳夫人此行雖然沒能從太夫人嘴裡套出個準話來,但自家的事總算圓滿解決了,便站起身道:“時候差不多了,侯爺還在家等著抱孫子呢,我們這就回去了。請老太君放心,早前澄川糊塗,讓尚柔受了很多委屈,往後不會了。院子裡的妾室女使,我也會好好管束的,若是再生亂,不必老太君說,我自會清理門戶,給老太君一個交代。”
太夫人對這門親事,其實已經不抱多大希望了,尚柔既然不打算和離,往後也是湊合過日子而已,大可不必給這些虛頭巴腦的承諾。
不過既然人家好意思說,自己也要當真話來聽,便很承情地點頭,“有侯爵夫人照應,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一麵叮囑尚柔,“回去之後小心身子,宋提領開的藥方,好生吃上一個月,千萬不能怕苦就撂下了。”
尚柔道是,“我記住了,祖母放心吧。”說罷轉身對陳夫人道,“母親,先前院子裡的婆子處置了好幾個,人手怕是不夠用,我在家時倒有幾個用得慣的,這幾日伺候得也很好,想帶回去使喚,聽母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