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2 / 2)

雪中春信 尤四姐 6239 字 10個月前

陳夫人一聽要從娘家帶人,有些遲疑,“擔心不夠用,從彆處抽調就是了,這府裡的人都是親家產業,把人帶回去,恐怕親家不便。”

太夫人已經知道她們姐妹的打算了,肅柔替她長姐出的那些主意,太夫人也覺得很可以實行,因此自己先放了話,笑道:“本來就是尚柔院子裡的老人,用著稱手就行。回頭讓她母親把那些人的身籍文書找出來,尚柔一並帶回去。我們張家雖不是大富之家,但孩子要幾個女使婆子,還是給得起的。“

既然這樣,陳夫人也不好推脫,畢竟娘家願意賞人,收不收是尚柔自己的事。就是這回耳報神怕是留不住了,陳夫人心裡多少有些懊惱。張家到底不是等閒的門庭,以前尚柔任人揉圓搓扁,這趟回了娘家幾日,眼見有了主張,想必是太夫人替她籌謀妥當,打算在陳家自立為王了。

含含糊糊應下,又略坐了片刻,等著女使替尚柔收拾隨行的東西。本來以為不過帶上兩三個婆子,結果一看好家夥,竟有四個女使,五六個仆婦。

陳夫人有點晃神,指著這些人,回頭看尚柔,“要帶這麼多?”

尚柔輕描淡寫,“都是以前伺候慣了的。這幾年我身邊的陪房女使都大了,連著放了三個出去,兩個嬤嬤慢慢也上了年紀,辦事不像早前利索了。這些人過了府,可以儘心看顧安哥兒,母親也不必費心,她們的月錢由我自己出,不會動用公中的錢。”

陳夫人無計可施,和陳盎交換了下眼色。陳盎向來不管家務事,對他來說妻子帶了娘家仆從到婆家,也算一種顧家的表現,沒什麼可指摘的。再說又不要侯府花錢,不過提供一日三餐,也不能把侯府吃窮了。

反正隨她高興,他懶得過問,等了半晌有點不耐煩,隻關心一件事,“走不走?”

尚柔之前在院子裡和姐妹們道過彆了,回身向祖母行了禮,從園中退出來。她母親和兩位嬸嬸一並送她到門上,彼此又話了彆,這才帶著安哥兒登上了馬車。

夏日的太陽,即便西斜了也有餘威,大家目送馬車走遠,方踅身返回門內。

尚柔前腳離開,張矩後腳就回來了,元氏便回了自己的院子,剩下潘夫人和淩氏慢慢走在小徑上,淩氏道:“侯爵夫人也怪可笑的,老太太分明不願意提那樁婚事,她偏不依不饒。”

潘夫人對那母子倆很看不慣,“當初怎麼和這樣的人家結了親。”

“還是看準了人家有爵位,說出去也好聽。”淩氏邊說,邊瞥了瞥她,“二娘的婚事,你怎麼看?”

潘夫人不置可否,斜陽穿過樹枝,偶而投影在她臉上,那臉像廟裡觀自在菩薩似的,一派肅穆。

淩氏知道她的為人,自她嫁進張家門就是這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有時候甚至透出些冷漠來。淩氏自覺在肅柔婚嫁的問題上,她應該是不怎麼熱心的,畢竟不是自己親生的,人心有厚薄也正常。譬如她自己,晴柔的婚事就有點三心二意,今天陳夫人來說合的是肅柔,要是換成晴柔,她甚至覺得不失為一門好親。

潘夫人不應她,她便自問自答,“其實侯爵夫人說的也是實話,上京高門顯貴的公子,十六七歲都已經定了親,二娘出宮晚了,這個年紀想找個頭婚,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依我說兩下裡相抵得過,定下來也不錯。”

潘夫人聞言,轉過頭來看了她一眼,“你覺得這門親事好嗎?”

“好啊。”淩氏道,“孔家還是孔聖人後人呢,就算是做續弦夫人,也未必吃虧。”

結果換來潘夫人一聲冷哼。

“年紀大了就得由人作賤,哪怕人家有了長子,也該閉目塞耳嫁過去,進門就給人當繼母。”她忽然站住了腳,大聲道,“我倒是不明白了,肅柔怎麼了,要落得這樣田地?人家是堂堂女官放歸,父親是朝廷有功之臣,生母是誥命夫人,難道配不得一個好郎子,什麼拖兒帶女的鰥夫都敢來登門提親?”

淩氏見她疾言厲色,嚇了一跳,撫著胸道:“你衝我大呼小叫做什麼,我不是和你說實情嗎!姑娘年紀大了,門檻自然要放低些,遇見個合適的,嫁了就嫁了。又要年紀相稱,又要沒娶過親,又要家世好,又要有前程……哪裡去找這樣的郎子!”

潘夫人聽這些話似曾相識,肅柔回家當日自己就這樣告誡過她,但有些話自己能說,旁人不能說。

“找不到就不嫁,湊合什麼!”她斷然道,這輩子和目光短淺的人說不到一塊兒去,也不管淩氏了,板著臉邊走邊發牢騷,“世上就是有你這樣的人,嫁人也沒個挑揀。就當她在宮中沒回來,一輩子不嫁又怎麼樣。一個尚柔已經夠麻煩了,再來一個,還讓不讓老太太活……”

平時妯娌兩個相處還算融洽,淩氏也沒見過她翻臉的模樣,結果今天說起肅柔的婚事,一蹦三尺高,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這是怎麼了?”淩氏發了一會兒呆,看她罵罵咧咧走遠,茫然對身邊的女使道,“我也沒說什麼過分的話呀……”

女使蹙眉微笑,“又是鰥夫,又是拖兒帶女的……難怪二夫人生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