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應了拙哥兒要送他去開蒙,但這花費實是不菲,不提這束脩,日後還得買些書籍,筆墨紙硯耗費又是源源不斷的,家中銀錢怕是不湊手。
月上中天,章則淮躺在架子床上,正暗暗思忖,身邊的沈氏忽地坐起身來,從床下棕屜中掏出一方形五福捧壽木匣,就著木楞窗中透過的月色,開始清點銀子。
“去歲買賣掙了百多兩銀,年節走了禮,買了幾匹新布,幾件首飾,又剛添置了做點心的食材,家裡人各裁了一套新衣、一雙鞋襪,耗了二三十兩銀。開春交了鋪子的歲租,三十四兩,爹的葬儀耗用二十兩,拙哥兒發了熱請醫喝藥花了三兩銀,另還有些零零散散的花用。”
沈氏邊點數邊說,“分家說定了,田地八分給大哥,咱們分兩成;爹手裡的銀錢都在娘手裡,咱也不去想;鋪子給了自家,每月給娘一兩銀。”
章則淮披起外衣,握了握沈氏的手腕,道:“明兒個我去打聽打聽,給拙哥兒挑個好夫子。”
沈氏歎了口氣道:“隔壁林大娘家的軒哥兒已讀了一年了,聽說夫子最是用心不過,我明日也去問問。”
“咱們京城的夫子學識自是夠的,還得看看教的如何,品行可不能出了差錯。”
章則淮摩挲著沈氏的纖纖玉手,昔日美麗的玉蔥如今也糙了不少,“咱們再出幾樣新點心,得把束脩六禮備好。”
“嗯,筆墨紙硯也買些。”沈氏忽然想到,“不知爹的舊書箱裡可還有能用的書,我這幾天翻看翻看。”
章則淮點點頭道:“若是不能用,便去買來。爹若知曉咱們拙哥兒能讀那舊書,怕也是十分欣喜了。”
夫婦兩人私語一陣,籌劃了些日程,便也很快睡去了。
另一處,章致拙也高興得難以入眠,紅撲撲的小臉像是五月的清甜蘋蔢掰著手指盤算:能讀書就要好好讀,不像現代有九年製義務教育,不能浪費來之不易的機會。家裡生意不是很紅火,要想辦法多賺些錢。
自己對烹飪烘焙可一竅不通啊,既沒有打蛋器也沒有冰箱,連烤箱都得再造,實在為難。
也不知道自己穿越到了哪
個朝代,科技發展水平如何,都有科舉了,至少也得唐之後了吧。
看路上行人穿著,也都是上襖下裙,短打長襟,自己對古代服飾也沒有啥研究,倒是感覺社會挺開放的,也有不少明顯雲英未嫁的少女上街走動。
像他娘親似的女人拋頭露麵外出經商的也很多,隔壁林大娘就靠自己釀的好酒,把林家酒店經營得紅紅火火。
女人參與社會建設越多,整個社會就越開放,更有活力。
第二日一大早,章家點心鋪便開門營業了。
沈氏身著白夏布衫兒,戴著青花手巾手腳麻利地將各式涼糕果子擺在台架上,白米糕、油綠豆糕、赤豆糕、梅花糕、軟香糕、雞子蒸糕、芝麻糕;另有各式果乾,梨條、梨乾、梨肉、膠棗、棗圈、桃圈、核桃、李實、河陰石榴、溫柑、召白藕、榛子、柿膏兒;少許糖果子,乳糖、獅子糖,霜蜂兒;籠屜上還蒸著豬肉饅頭。
兩小兒站在櫃台後,踮著腳看這堆香噴噴的糕點,眼裡的渴望快要溢出來了。沈氏笑笑給兒女各塞了一顆糖果,拿帕子擦了擦小孩的嘴角。
“娘可真好看呐。”章致拙在心裡默默想著。
沈氏作為昔日左僉督禦史府上的大丫鬟,不僅容貌秀麗,舉止也端莊有禮,似那婷婷辛夷,整條前門大街都沒有更加美貌的掌櫃啦。
正想著,已有客上門了,“來一枚豬肉饅頭。”
“沈娘,店可開了?”
“是嘞,青幟已掛上了,可來買些吃食。”沈氏邊把豬肉饅頭遞過,邊笑著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