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中苦捱的日子是很艱難的,尤其是所有人都在等待的時候。
平心而論,韓世忠的行軍速度還是很快的,十月十七日行在定下方略,然後快馬疾馳往京東各處傳送軍令,廿三日才找到韓世忠。
這裡麵有個小插曲,原來,這位禦營左軍統製本來在距離界溝不過三百裡的單州(後世山東單縣)平叛,但是他格外能打,行在這邊出發前給的命令,出發後不久他就平定了此處叛亂、收降了賊兵,卻被上司劉光世召喚了過去幫助後者去幫個手,等使者到達的時候,劉光世這裡的叛亂也差不多被韓世忠給抹平了。
不過,接到命令以後,韓世忠並沒有任何怠慢,恭喜了劉光世以後便直接整軍八千折返,等到十月三十這天,便有快馬來報行在,說是韓統製已經到達明道宮了……再過兩三日便可抵達行在。
然而,即便如此,行在的官員們也不免閒的心裡長草……放在以往,他們還可以討論一下各處的人事任命,說下地方上的委派安置,可如今淮西賊死死攔在前麵,道路不靖,京東、東京的事討論完後,真的是一點事都沒有。
於是,大宋官員們又開始自己的傳統藝能,也就是相互攻訐了。
數日間,先是有人彈劾資政殿大學士宇文虛中等人在靖康中的過錯……這大概是因為這位大學士最近越來越得到官家的青睞和信重,傳出了此人要進西府(樞密院)的風聲,所以大家將心比心,替李相公警惕一下;
然後又有人彈劾李綱跋扈無度,濫權至此,以至於行在困頓於這種鄉野之間……這個就更不用說了,就李伯紀那種表現,不知道多少人想為陛下分憂呢!
不過,這些都是小打小鬨,因為正經的言官這邊一直沒有動作,而真要想動什麼宰相、大學士這種人物,就必須要要有禦史直接開火——大宋政治傳統,禦史正麵彈劾宰相,宰相必須請辭以自證清白。
這個時候官家就可以憑自己心意處置,或者是留宰相以去禦史,或者是順水推舟,就此罷相!
之前李綱兩次罷相,都是這個流程。
十一月初一日,傍晚時分,並無什麼事務的禦史中丞張浚輕鬆回到自己住處。
雖說是住處,然而野地裡的一處寺廟便是再齊整又如何能跟明道宮那種大麵積皇家行宮相比?所以即便是身為禦史中丞,年紀輕輕便入了官家青眼,握有極大權柄,可也不過是分到了寺廟的一間雅靜廂房而已,連個客廳都沒有的那種。而就算是這樣,左右鄰居也都是學士、尚書、禦史,而且多有拖家帶口之人……這種情況下,怕是夜間哪個尚書打呼嚕都要引起朝爭的。
實際上,戶部小韓學士便是因為呼嚕聲太響,被其他幾位閒得發慌的學士們給早早攆到角落裡去了。
回到眼前,張浚尚未入內,便在走廊上聞到了一股難得的香鬱之氣,卻是搖頭失笑,而推門進來,果然又見到自己房內桌上擺著一盆薑豉,而自己那兩個好友也都在榻上下棋相侯!
其中一個年長之人見到張浚到來,立即掀了棋盤,起身笑對:“德遠(張浚)再不來,我與明仲都要餓死在這盆薑侍郎麵前了!”
薑侍郎乃是薑豉的彆稱。
須知,宋時即便商品經濟發達一些,卻不可能應對天時,冬季少菜,而薑豉是一種用以薑料為主要配料的肉凍,驅寒入味,自然是冬日間少有的‘時鮮’,更是下酒的上品,昔日在東京,是個當官的便都吃過此物,時間長了,便就著一個五代時的典故,含沙射影一般起了個薑侍郎的彆號。
而張浚見到這二人也是高興,便直接掩了門,卻連招呼都不打便坐到桌前,先伸手捏了一塊肉凍,吃完後方才興奮出言:“不料今日也有薑豉,真是難得!”
那二人相對一眼,然後一起坐到跟前,年紀較小的那個‘明仲’不知從何處摸出一壺酒來,主動幫忙布置碗筷,然後為二人斟酒。
三人坐定,卻是年輕一些的明仲正色開了口:“德遠兄不知道,自那日內侍去遠處集鎮中采購,遇到一桶薑豉回來,這潁州、陳州便有了傳言,說是官家最愛吃薑豉,故今日陳州知州趙元顯來此覲見,便專門帶來好幾桶,許多人都分到了!隻因為元鎮兄那裡人口多,小弟便將自己那份一並給了元鎮兄家中的嫂夫人,然後一起來德遠兄這裡蹭肉吃了。”
聞得此言,張浚連連搖頭失笑:“且不說這些,隻說官家這真是無妄之名,倒頗有當年拗相公喜歡吃鹿肉的風範了。”
此言一出,其餘二人也都搖頭發笑。
話說,當日禁中內侍出去采買,好巧不巧遇到一處遊商,便買了一桶薑豉回來,結果呢?官家當晚隻留給了潘賢妃一碗,其餘半桶給了禦前信重軍官,半桶分給了朝中重臣,自己一口沒吃……地方狹小,一時就人儘皆知,結果傳到外麵還是官家喜歡吃薑豉。
“官家是聖天子!”笑完之後,複又一飲而儘,張浚卻是正色起來一聲歎氣。“古之明君都未必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