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幫小孩子行動了起來,另外兩組的人也動了起來,隻不過相較於這四個經驗純熟的小孩子,以姚六爺為首,由姚七小姐、姚八小姐組成的及笄小組,以及以姚大爺、姚二爺、姚三爺為組員的而立小組顯然經驗要少一些。
而立小組還記得搞一個“調查問卷”,但他們自認為自己是大人了,根本不需要像“幼學小組”那樣,還要跑去問老太君,調查問卷出來後,就給做上了。
及笄小組呢,他們誰敢沒事跑到老太君麵前啊,直接學著而立小組弄了一個調查問卷,覺得如此也就差不多了。
畢竟,那可是而立小組,是成了親的大人,他們經驗豐富,肯定不會有錯。
本來按照年齡劃分,幼學小組不應該叫幼學小組,而是應該取名叫“黃口小兒組”,但姚安玲表示,她才不想當“黃口小兒”,她已經快十歲了,可以當“幼學”。
更何況,他們小組裡,其他人都年滿十歲了,就是她最小而已,按著“少數服眾多數”的原則,叫做“幼學小組”也是對的。
其他人:“……”
其實,老太君讓按年齡取名字,也是一個大概意思,沒規定一定要按年齡取,你真的想多了!
不管姚安玲有沒有想多,這個霸道的小姑娘,直接拍板,把他們這組的名字給定了下來。
姚安玲一定,姚六爺、姚七小姐、姚八小姐怕做錯事惹老太君顧清菱注意,也跟著按年齡階段取了名字——及笄,就是可以相看,嫁人的意思,恰好他們這組的三個人都已經進入了這個階段。
隻不過陳老姨娘、張老姨娘一被“發配”,他們的親事便被停了下來。
他們取這個名字,也是想提醒姚家其他人,彆忘了他們的親事。
至於姚大爺、姚二爺、姚三爺就簡單多了,反正他們被老太君安排,連跟自己的兒女一起上學這種事情都做了,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們不能做的?
姚安玲他們取名字叫“幼學小組”,那他們就叫“而立小組”吧。
顧清菱:“……”
——讓你們分組,隻是想讓你們有一個競爭意識,彆偷懶,但你們這樣搞……
——算了,隨便你們吧,反正這名字也隻有我們內部知道。
當姚安馨、姚安宏、姚安逸、姚安玲四人組團找到她跟前時,顧清菱並不意外,她笑眯眯地讓陳媽準備了茶點,把他們召進了院子。
此時,外麵的天氣已經有些轉涼了,小家夥們退掉了夏季的薄衫,換上了稍微厚一點的衣服。
不過離冬天還有些距離,到沒有穿上襖子、夾棉之類的衣服。
姚安玲彆看年齡小,卻是一個極愛出風頭的,小組裡的其他人一個是她親哥,一個是她堂哥,還有一個是不愛爭的姚安逸,幼學小組的組長之位自然就落到了姚安玲的身上。
姚安玲也是一個有意思的,她喜歡出風頭,問問題,但不喜歡自己跑腿,所以她又給自己按了一個“副手(跟顧清菱學的)”,也就是她負責問問題,姚安逸負責幫她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