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懷不得不防
鳳淩寒聽到墨雲汐的吐槽忍不住又是微微一笑。
墨雲汐的北寧山學院選先生的時候就不論出身有才者居之。
因為她要開設的課程比較多,甚至還打算開女子分院,這先生們的來曆可就多了去了。
有蘇京墨帶出來的能工巧匠,有民間醫術精通、被黃決明考校過的老郎中,有當年從北齊戰場上下來的老兵,甚至還有墨雲憐推薦的、大著膽子想來女子分院教女紅的繡娘…
要知道那些教文化課以及琴棋書畫的的先生也就是大儒們大多數是出身官宦世家的,再不濟也是家學淵源的老先生們,這裡麵有些人在他們看來就是三教九流,當下不免就有些不滿意。
可一想這是皇後娘娘提出的北寧山學院,還是皇後娘娘選中他們做先生的,他們就算不滿意卻也沒幾個真的舍得離開的,畢竟皇後娘娘的花樣繁多也不是一兩日的事情了,誰知道這個北寧山學院會不會做出什麼名堂呢?
不過這些老先生們有如此眼光和見識,那些
普通的官員可就不一定了,一看連那些三教九流都能做學院的先生,頓時就不願意把自家孩子送進北寧山學院了。
況且孩子們都是官家子弟,憑什麼和那些平頭百姓乃至商賈的兒女一起學習呢?
所以這些官員們大多都沒有把自家孩子送往學院的意思,就連遠方子侄都不願意送,甚至還有一些人對此頗有微詞的。
好在一直對墨雲汐有所了解的禮部尚書秦良義、工部杜尚書、兵部陳尚書外加新任的吏部尚書都很給麵子地往學院裡送了一兩個自家旁支的子侄。
杜君雅更是勸著自己的父親和庶母,幫家裡一個才十三歲的庶妹報了名。
再加上墨雲開、墨雲露、程子葉、鳳白元這些同墨雲汐脫不開關係的人都要做北寧山學院的第一批學生,一些明事理的官員便也送了家中適齡的庶子或者旁支子侄兄弟入學院。
雖然大多數官員對北寧山學院不太看好,但也有那些有見識的心中明了一些,不說其他,單說三位尚書大人送進學院裡的子侄,雖然是旁支,卻也都是旁支中的嫡子,俱是可造之材,那必然也是有原因的。
不管怎麼說,朝中真心想讓家中子弟去學院的、有心給帝後挽回麵子的、還有跟風湊熱鬨的人,林林總總加起來也總算還有一部分人,不過對此有意見的朝臣也不少就是了,因為這件事,墨雲汐可已經念叨好幾天了…
墨雲汐一邊念叨著一邊繼續批奏折,而鳳淩寒則是一邊聽墨雲汐碎碎念一邊批著奏折,正批閱著,就聽楊公公來報,說兵部陳尚書覲見。
鳳淩寒剛宣了陳尚書,陳尚書這邊行完禮話都沒說呢,那邊禮部秦尚書又來覲見。
正在批折子的墨雲汐忍不住抬頭笑問陳尚書:“你們兩位就不能一起來麼?”
陳尚書聞言咳嗽了一聲說:“娘娘說笑了,這各司其職,還真不一定能碰到一起的時候。”
鳳淩寒清咳了一聲說:“愛卿坐吧,宣秦良義覲見。”
墨雲汐見陳尚書坐在了下手,轉而看向鳳淩寒,那意思是問她要不要暫時退避一下?
鑒於大寧一直都有後宮不得乾政的傳統,雖然百官對墨雲汐這個皇後曾經從軍比較接受,卻也不見得他們能接受親眼看著墨雲汐和鳳淩寒並肩坐在禦書房批奏折,所以每次有官員來的時候,墨雲汐都是
避開到屏風後麵繼續批奏折的。
而兵部的陳尚書一來同他們比較熟悉,二來因為北齊戰事的問題,這兩個多月陳尚書來了好多趟,早就習慣了夫妻二人並肩批奏折的樣子,所以墨雲汐也就沒再避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