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暈過去的人死沉死沉的,太皇太後娘娘近身伺候的宮女又都不是乾重活的,三四個宮女合力抬,就幾步路遠中間還將玉琭摔了一回,太皇太後麵上不好看,下頭的小丫頭們自然也跟著戰戰兢兢,這下子手上便更沒什麼勁兒了。
末了還是康熙爺看不下去,更是疑惑著皇瑪瑪對玉琭的看中,心裡也不排斥這小丫頭,乾脆上前幫了一把,屈尊降貴一把將玉琭攔腰橫抱起。
這小丫頭非但不重,反而輕得叫人咋舌,十四五歲的小丫頭,康熙爺隻覺得還不如他三歲的大阿哥來的敦實。
出了這樣的事康熙爺便也不急著走了,隻管陪著皇瑪瑪些,待太醫來過了,問了話,眾人才知玉琭受了不少的苦,日日吃不飽就罷了,身上還有不少細細的鞭痕和掐擰的痕跡,不必問,定然是教導姑姑們下的手。
太皇太後素來寬厚,早些年便不許下頭的奴才們動私刑了,誰道下頭的人竟陽奉陰違至此,若不是玉琭倒在她們跟前兒的,下頭的狗奴才還不知要興風作浪多久。
太皇太後雷厲風行,即刻下令重罰了幾位管事嬤嬤,又叫人順藤摸瓜,處置了好一批人,如此動作將太後和眼下掌管六宮之事的英妃鈕祜祿氏都給驚來了。
然這二人,一個平日裡不管事,一個又抱病,便是來了也沒多大用處,太皇太後隻覺得人多吵鬨,隻管又打發人回去,連康熙爺也不讓人留了。
如此多餘的話便不好再問,康熙爺隻得先行告辭,太後和英妃也依次退下,著人暗中打聽著些慈寧宮的消息罷了。
待殿裡都靜下來了,太皇太後打發了屋裡的丫頭婆子,隻留了蘇麻喇姑在側,主仆二人坐在玉琭跟前兒誰也沒開口,好一會子,蘇麻喇姑這才輕歎一聲兒,拍著太皇太後的手細細安撫一句。
“娘娘彆總拿過去的事兒傷懷,若端獻公主在天有靈,也斷不希望這麼多年了您還傷懷著。”
是了,太皇太後過分袒護著玉琭並非真喜歡她,而是從玉琭的身上看出了幾分端獻公主的影子,尤其是那雙靈動的眼睛、不服輸的勁兒,簡直同端獻公主一模一樣的。
端獻公主十三歲嫁去蒙古,十五歲便薨了,至今雖已過去經年,然幾時夢回,太皇太後還會哭濕了軟枕,為早逝的女兒悲切。
若非著玉琭反駁了一句康熙爺,顯露出幾分靈動來,主仆二人還沒想起來端獻公主,若是能早些反應過來,蘇麻喇姑定然就不會帶玉琭回來了,省的徒惹娘娘傷懷。
她見人第一眼時隻覺得玉琭麵善,眼下才知麵善在何處。
太皇太後抬手輕輕的撫了撫玉琭的臉,連呼吸都顫顫的,對蘇麻喇姑的話好像恍若未聞,隻沉浸在無儘的思念中,好一會子才哽咽一句。
“當年、當年端獻回來時也是這樣的瘦,他們說端獻是病死的,可我的端獻那樣康健,自小都沒得過什麼大病,定然是得了這樣非人的對待,這才走的,是我沒護好端獻啊、、、、、、”
甭管在外頭多要強,太皇太後唯在端獻的事兒上最最壓不住情緒,眼下見這個同女兒相似的孩子,便覺得女兒又受了遭苦,旁人不要了,這才又送回她身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