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明人胡思亂想的時候,王子正聽著耳旁信使的奏報,神情不出的嚴肅。
因為今年乾旱的原因,不止是大明西北,就是草原,也因為乾旱的緣故,草場都沒有往年茂盛。
相對於草原往年的豐饒來,因為今年乾旱的影響,彆看現在才臨近秋季,草原上就已經人心惶惶起來。
沒有足夠冬儲的他們,真若到了大雪封山的時節,還不知道又要有多少牛羊會凍死餓死在大雪之中,在草原上,牛羊就是這些牧民的財產,就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依靠。
王子作為草原共奉的霸主,對這種情況自然不能視若無睹,所以趁著兵強馬壯糧草充足之際,率兵襲入大明邊關,一是為了搶掠,二是為了穩定人心,用實際行動告訴治下的牧民,我們餓不死,因為我們身旁還有大明這頭肥羊。
而在這兩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則是不足為外壤了。
要知道王子雖然統一了蒙古,兵強馬壯,可是兵器卻出現了短缺,而且長短不一,人少還好,可若是大軍出動的話,居然連統一的兵器都無法配齊。
塞外雖然不缺鐵礦,可是探礦采礦技術的貧乏,再加上缺乏煉鐵鑄鐵的工匠,所以整個草原上的鐵器,基本上全靠搶掠和從大明一些商饒私下交易獲得。
鐵鍋等物雖然大明朝廷也會管控,可相對還容易一些,但是兵器,則是根本彆想。
可是就這麼一個根本想都白想的事情,現在卻出現了這麼一個機會。
大明之中居然有人要和自己交易兵器,而且數量頗多,雖然對方的要價也讓王子有些肉疼,可是相對於獲得兵器而言,錢銀又算什麼,大不了去大明多搶掠幾次就是。
所以王子才籌劃了這次的行動,派火篩先行一步,吸引明軍的注意,引誘動明軍之後,則快速從另一條路線逃離。
而他自己,則待所有明軍的視線都被火篩吸引過去之後,直接從相同的關卡衝進大明,突襲大同,打大同邊軍一個措手不及。
如果對方講信用的話,那這次搶掠所獲得的錢銀則直接用來交易。
若是對方不講信用,隻是為了吸引他們犯邊,那王子這邊也沒有任何損失,有火篩吸引對方的注意,而他則在大同這邊搶掠銀錢,所獲也將足夠草原上的牧民渡過這個冬了。
事實證明王子這個計劃的可行,如今鎮羌堡至大同一線,注意力已經全在先前入邊的火篩身上。
而此刻在他耳邊輕聲訴之人,正是他先前安插在大同的密探,聽到對方所關於大同邊軍的動向,王子頓時喜出望外。
原本他還以為,這次自己的計策能調動萬人就算成功了,可是哪想到時局轉變的會如此之快,整個大同的邊軍似乎都被火篩吸引了過去。
而且聽這密探所言,此刻的大同城幾乎已經算是空城一般,僅有一個千戶所在守衛。
聽聞這個消息的火篩,喜出望外的同時,更是明白機不可失的道理,根本不顧一旁的明人,直接一聲令下,數萬的蒙古騎兵開始行動起來,朝著鎮羌堡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