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影院全懵了(2 / 2)

大片時代 老驢東來 5789 字 11個月前

“影院全懵了。”林芝玲其實還有這一句話沒說出口呢,想了想,還是少得罪些人。然後甜美的將電影發行方之一的中影發言人引薦出來。

中影韓三品親自出馬,宣布道:“今年年末就要頒發適時新的院線製度,加快統合全國閒散影院,就是為了祛除這種爛相。我們有誌於打破目前國產電影的僵局,也願意與所有誌同道合者一起為國產電影崛起而努力……競爭讓觀眾重回電影院!”

也無怪中影這次會支持。誰到了這份上,都會要尋找出路。

前幾年國產影片的票房不到全國總票房的一半,院線製的成立,將會有一個真正市場化的更好的業績。其實,1993年我國電影發映發行進入市場化以來,始終沒有擺脫事業化管理的影子。

國民在呼籲繁榮國產影片,上頭也厭惡看不到國產電影。

所以,國產影片的放映發行的票房收入,也是政府管理部門考量一個電影反映發行機構年終業績的非市場化的指標。在各機構重視這一非市場化的指標同時,必然落入違背市場化運作的怪圈。《我的野蠻女友》就是其中得益的幸運者。

今年的《速度與激|情》、《珍珠港》等大片在國內上映,引發票房狂潮。但畢竟還是屬於好萊塢電影。國產影片的票房一直不振,與同年度國外大片收入形成嚴重反差,如何讓這個反差在年終總結報告中不至於特彆尷尬?

《我的野蠻女友》成了救命稻草。

這是一部完全的國產片,而且誰能確定陳天都以後還拍不拍國語片呢,這可是難得的機會。中影配合矩陣強勢推出,雖然直接負責該片發行的不是中影公司,但中影公司卻作了最大配合,把原定同時發行的李聯傑的《宇宙追緝令》等大片的發行期挪到了春節後,給《我的野蠻女友》讓道。

《我的野蠻女友》受益,彆人都沒話說,誰叫能拍出大票房電影的隻有他呢。

當然,另外一部跟著受益的電影,還有馮笑剛即將上映的《大腕》,他們完全是沾了光。矩陣在前麵開路,他們在背後享福,興許這會兒還正偷著樂呢。

這個配合讓京城觀眾在近一個月內,走到哪家影院,都有機會看這部影片。這種含有非市場化成分的舉動的成功實現,也依賴於一個城市院線的壟斷。

所以,對院線改革最為關心的,莫過於內地導演、製片商,包括馮笑剛、張一謀、王忠君、張衛平等人。張藝謀的《英雄》早就關機,為何秘而不宣,他在等來年底內地的公映檔期,如果影片內容提前走光,在這近一年的等待中,保不準誰會就此依葫蘆畫瓢,拍出一個《英雄》的雙胞胎來叫板,那幾個億的投資就泡湯了。

比張一謀更累的還有《天地英雄》,這部已經完成的影片,把公映期放在了明年,為的就是等一個類似於《大腕》的運氣。

導演張一謀對此格外欣慰:“票房不一定是評判好電影的主要標準,但隻要你的發行放映體製是市場化的正常多元競爭,那好電影肯定有好的票房回報。”

次日,這些新聞再次引起轟動。記者去影院一看,果然發現了許多學生監察員。有人告訴記者,每天都來,與影院的人都熟了。

其實矩陣為何如此費力“痛剿”票房?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法製日報》記者:按照國際慣例,片方與影院的票房分賬,是按照放映時間,片方分成逐漸遞減的方式。

“如首周票房分成是片方第一周拿到80%至90%,影院分到10%至20%;第二周片方拿到70%,影院分到30%,依次遞減下去。國內的票房分賬比例一般是片方得到30%至40%,院線與影院拿到60%至70%。這筆賬是明擺著的,如果一部電影票房1000萬元,製片方得到400萬元。”上述工作人員如是說。

那麼稍稍瞞報拖延一下,哪怕是晚報上一兩周,其中分出的利益就會全歸電影院。直接跟錢有關係,鬼才不上心。

近日來接連爆出的影院黑幕,也讓全國觀眾側目。難怪國產電影起不來,都是這幫蛀蟲在作祟。

可改革已經拉開了帷幕,細心的京城人就會發現,中影電影院、京城劇院兩家影院,悄然從京城影院電影預告表中撤離,而北三環雙安商場對麵,原澳華影院已裝飾一新,更名為華星國際影城。

這三家影院有個共同的大家———中影星美院線,這個新成立的跨省院線在京的這三家影院,打破了京城新影聯對京城電影市場的長期市場壟斷。這是中影集團積極響應國家廣電總局、文化部《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製的實施細則》的舉措。

而身處這場改革春風之中的《我的野蠻女友》,就在這種無比照顧的環境下,賣力的蔓延,散播。

可這一切,作為正主的陳天都其實並不關心。完成了香港行之後,就稱作飛機直飛韓國,為他的新電影展開宣傳。而此刻韓國機場內,已經等待了一片密密麻麻的身影。(請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