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千古第一(1 / 2)

出閨閣記 姚霽珊 3455 字 8個月前

杜希文將身子躬了躬,道:“吳謙見此圖冊,如獲至寶,連夜召集人手細議,數日後上奏朝廷,並獲允準,其後六年,他一心修建‘臨江堰’,時常與陳劭宿於堤壩之上,數月不歸。”

元嘉帝笑了一下:“這吳謙倒是個父母官兒。”視線往宋惟庸那裡一滑。

“陛下聖明,吳謙確實兢兢業業,為修築‘臨江堰’,兩度放棄回京述職之機,為這‘千古第一壩’嘔心瀝血,如今才不過三十許的年紀,已是鬢角星星。若論功績,臣以為,吳謙當屬諸府之首。”宋惟庸聲若飄絮,態度卻篤定。

元嘉帝點點頭,轉向杜希文:“朕也是前些時候才聽說,那‘臨江堰’已然竣工,今夏大雨,江汛又發,然臨江府卻滴水未進,諸鄰縣亦無一處發水,是麼?”

“是,陛下。”杜希文微微抬頭,燭火映目,光亮灼人,就連語氣亦帶了些熱度:“臣等初接此信時,猶自不信,實因那臨江府並諸縣常發水患,工部多次派員下調、國庫更撥銀款無數,皆不得根治。微臣遂派員私訪,再,京中舉凡與臨江府有生意往來之商戶,臣亦命人細細盤問,兩下比較後,方知此事屬實。”

他驀地撩衣伏地,麵色因激動而潮紅:“江下水患,年年治、年年發,臨江府諸縣猶甚,因其地勢特殊、山川險惡,微臣等竭儘全力,亦隻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無法絕其症、治其患,致令當地百姓受苦,臣有罪。”

他扶地重重叩首,旋即抬頭,聲音竟有些哽咽:“方才宋首輔說得好,‘臨江堰’實可稱‘天下第一壩’,其巧借地勢、順應天時、集合人心,可謂物儘其用、人儘其力,積數年之功而成,前後花費銀兩數竟隻有區區五十萬,所用無一貲處、所著無一廢筆,竟是處處精到。及至建成,其勢若繩引銀河、其態似勾屈玉虯,憑一壩之威,拒大江、攬諸縣,不僅保一方百姓安康,更可澤及子孫萬代。微臣……微臣實是為百姓歡喜、為大楚歡喜。”

他越說越激動,竟致老淚縱橫,忙抬手掩袖:“微臣禦前失儀,望陛下恕罪。”

元嘉帝忙上前相扶,眉目溫和:“杜學士不必如此。那臨江府從前朝起就水患不絕,綿延百餘年而不得治,如今卻是一朝得解,朕賞你還來不及,何來恕罪一說?”

他麵上含笑,精華內蘊的眸子裡,流轉一絲喜意:“若論功績,當以杜學士所領工部為首,陳劭本就是工部郎中,精通治水之道,‘臨江堰’得建,終究還是杜學士教導有方。”

杜希文謝恩,攏袖起身,高高懸起的一顆心,刹時落底。

有元嘉帝這句話,這份千古功績,他們工部占全了。

“全是陛下治國有方,微臣等不過適逢其會。”他躬語道,眼眶仍微微泛紅,似情緒未複。

元嘉帝絕非好大喜功之君,諛詞太過,必惹其厭,點到即止便可。

果然,元嘉帝笑意溫和,親手替他攏緊氅衣:“杜學士才是國之棟梁。”複又轉向宋惟庸,展顏一笑:“那吳謙亦是個一心為民的好官兒,宋閣老執掌吏部,擢拔良才,實是朕之臂膀。”

宋惟庸微笑躬身:“陛下之言,老臣可不敢當。當年陛下欽點的榜眼,如今做出實績來,這還是陛下慧眼如炬。”

元嘉帝怔了怔,訝然揚眉:“吳謙竟是參加過殿試的麼?”

宋惟庸笑道:“老臣豈敢於此事上作偽?這裡還有他當年殿試文章,陛下親筆點評,再真不過的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