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的差距,馬刺能做的變化不多。
讓吉諾比利回來,或者讓鄧肯回來。波波維奇不想讓這兩位太勞累,因此他劍走偏鋒,竟然對著帕克一頓吼。
內容粗暴不堪,基本圍繞“你到底能不能行?”展開。
帕克被吼得嘴唇發白,頂嘴當然不敢,連連點頭,上來就掄,憑他的速度,隻要火力全開,也夠步行者喝一壺的。
他確實幾次對步行者的比賽都沒表現出應有的水準。
上賽季總決賽期間,步行者的協防體係完整,刻意針對克製他這樣的小個子後衛,還能理解,如今小奧不在,謝候休息,基裡連科複出無期,限製他發揮的因素不複存在了,他依然不起眼。
波波維奇愛吼他是有道理的,前麵不管法國人,他就被動觸發黑子哲也的球場隱身術。暫停吼完,法國高盧雞鳴叫著衝鋒陷陣。
打國際比賽,他還不是帕帕盧卡斯此等兩米後衛的對手。
況且國際比賽還沒有防守三秒,各種215公分起跳的巨人敢在禁區蹲守20秒不出山,對他不友好到極點。
nba沒這問題,為何未來的nba經常籃下空曠?球員射術的提升是主要原因,斯特恩高瞻遠矚地提出防守三秒規則,為後來小球時代的突破/三分/罰球的三板斧時代創造了基礎,更為傳統內線的滅絕出了把力。同時,也給予帕克這些身材不顯,生涯初期籃子糟糕,全靠一手突破獨闖禁區謀生的後衛新生。
帕克這會兒的發揮,正是他在當下的規則中應有的表現。
次節過半,帕克把分差追到3分。
格蘭傑抽風般的三分雨停了,剛好遇到官方暫停,步行者人員調整。
帕帕盧卡斯、孫越、福斯特下。
謝候、阿泰斯特和小奧尼爾上。
馬刺也調上主力,格蘭傑還在,馬刺算是記住他了。幾個三分投得波波維奇皺紋亂跳,鄧肯多次站起來提醒隊友防守輪轉,生恐給出空位。
隻要對鄧肯有一定了解就知道讓他像教練一樣站起來呼喝有多難得。
步行者換回主力的第一次進攻,謝候習慣性地找小奧尼爾進攻。
鄧肯受夠了被不斷挑戰。
小奧同樣受夠了屢次進攻鄧肯皆已失敗告終,既然他們兩個都受夠了,那這事就應該有個結果。
小奧尼爾不是隻吃教訓不總結,下去休息的時候,他總結了自己首節五次單打鄧肯失敗的原因。
他知道他不再具有一發力就起來的爆發力,這很重要。
以前,他有許多進攻是在隨便就能起來的基礎上完成的。
失去這樣的爆發力,他的進攻要更注重技巧和空間的創造,出手前還不能做太多無謂的假晃,得為最後的暴起留存腳力。
小奧尼爾看明白這點,他的進攻威脅便比第一節強了不少。
他減少了那些能把人看醉,最終也把自己晃醉,在陶醉的狀態中醉醺醺地偏出籃筐的步伐。
靠住鄧肯,側身大勾手,一步到位的進攻。
打板進!
可喜!這是他今晚第一次成功挑戰鄧肯。
鄧肯防守失敗,想在進攻端找回場子。看見他要位,隊友將球傳過去。就算鄧肯之前找到了手感,步行者對他的防守仍然是一對一,不怎麼協防,從沒有包夾過。
他們似乎沒有意識到這種安排對於一個超級巨星來說是多麼大的不敬。
可是今晚鄧肯的進攻確實不太好,他的一對一成功率不高,由此降低了進攻端的牽製能力,馬刺的外線射手得不到投籃機會,球場空間縮小,全隊的進攻成功率降低,這是與鄧肯的進攻相互關係的。
又一個回合,步行者放鄧肯單挑。
鄧肯頂進籃下,蒂姆·托馬斯見他位置太深才出手乾擾了下。
總體而言,依舊沒有給什麼防守強度。
托馬斯出手乾擾的,這一下反向的證明了步行者不包夾的策略有多麼正確。他一乾擾鄧肯就找到了空位的阿根廷人奧博托。奧博托打了奧博托身後球,無人防守,輕鬆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