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2 / 2)

——一盤被洗刷乾淨的活的魚,身上長著鳥一樣的翅膀,白色的尾巴還在一甩一甩的。

經過經典課的折磨,林尤錦肚子裡的墨水已經比剛進山門那會豐富多了,猜測道:“這是端魚送客,讓我們趕緊走人的意思?”

蔣巡嗬嗬笑道:“蠃魚可以生吃,醬料都準備齊了,你們不必客氣,都自己按喜歡的來。”

楊客信咳了一聲,用胳膊捅了下友人,低聲:“蠃魚的價可不便宜。”

蠃魚跟茈蠃不同,正經是妖怪的一種,它身子是魚,兩側的魚鰭卻長成了鳥翅膀的樣子,既能悠遊於水中,也能棲息於林間,素來出現在水草豐茂的區域。

蔣巡讓友人安心:“想什麼呢,我還能為了招待你讓自己破產?當然是進山裡抓的,句曲之山的位置偏,靈氣也不差,山裡還有河,我每旬進去一回,不用深入,就能抓上半簍子魚!”

楊客信麵無表情:“……這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頓了下,又欣慰道,“不過句曲之地能大量出現蠃魚,就證明這裡也漸漸變得適宜百姓生存了。”

蔣巡點頭:“正是如此,去年百莖穟的產量比前年多了三成,今年還會再漲,自給自足已是夠了,五年之內,便能將門派的賬還上。”

楊客信拿著筷子,隔空做了一個敲打的動作:“不是還門派的賬,是還靈府的賬,你說話還是這樣不當心。”

蔣巡無所謂道:“現下又沒外人,怕什麼。”

陸瓊盯著盤子裡的魚,表情十分猶豫,王娘子又依次端上了一盤熱騰騰的薺菜,一盆水煮蘆服片,一盆子羹湯,一大簍黃貝,一盤子麵餅,還有各色醬料。

秋夢刀笑道:“果然,桌上既有蠃魚,又怎能沒有黃貝?”

蠃魚的牙齒很尖,彼此間的縫隙也大,一張嘴就能把整體顏值打個對折,捕食習性以邊吃邊漏聞名,而黃貝是一種行動遲緩的貝殼類妖怪,每天的日常就是蹭一點蠃魚牙縫裡漏下的碎屑,它的殼是四開的,裡麵的貝肉形狀像蝌蚪,頭尾分明。

越華蕪給妹妹盛了碗湯,又撥了兩個黃貝,問她要什麼醬料,並且建議吃河鮮最好還是兌點醋。

越知涯順口:“不用醋,拿娑羅果和樠(mán)葉汁子調一點就好。”她的口味在仙門裡,一向都比較接地氣。

越華蕪:“?”

看著兄長略顯茫然的臉,越知涯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她的要求超過了越華蕪的知識麵:“娑羅果是那個黃色的,樠葉汁就在它邊上,呃,這兩樣植物書上都有。”

——彆的書越知涯不確定,但她自己肯定是寫過的,而且還必然誇過不止一次。

陸璧略聞了聞,笑:“帶著辛香之氣,又有些甜,果然是娑羅果,青帝在《洞靈隨筆》裡寫過,樠葉有鹽梅鮮味,可以替代醋和醬,還有醋醬沒有的鬆香氣。”

越知涯覺得她果然還是沒讓自己失望。

楊玥瑩伸了下脖子:“這湯裡的菜我怎麼沒見過,看著像野草。”越知涯:“東風草,也算是野草的一種。”

楊玥瑩艱難:“所以它就是,傳說中的野菜?”

不提上輩子,越知涯今生也有在鄉村中生活的經驗,對著同窗露出一個鼓勵的笑:“如果能讓你開心一點的話,你可以把它當做野菜。”

楊玥瑩聞言,毫不猶豫地放下了手中的調羹。

越華蕪安慰:“楊道友放心,沒毒的,我曾經見過村裡的牛馬吃過它。”

楊玥瑩小聲驚呼了一句:“所以這其實是馬草?!”

她覺得蔣巡在食譜的選擇上很有問題。

鄭珊珊搖頭,慢慢道:“也不一定,在我老家,馬隻有沒彆的食物的時候才肯吃它。”

楊玥瑩凝視著麵前的湯盆,半晌後才道:“……現在我至少可以確定一件事,這位蔣真人,絕對在咱們崇吾上過學。”

蔣巡聽見了師弟師妹們的議論,解釋:“其實湯裡不隻有東風草,還有很多肥肉。”

他的介紹頗有成效,話音方落,連本來打算硬著頭皮表達一下對師兄的尊敬的陸璧和秦旭,都徹底擱下了筷子。

作者有話要說:洗石:西山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鬆,其下多洗石。(《山海經》)

黃貝:蒙水出焉,南流注於洋水,其中多黃貝。(《山海經》)

蠃魚:蠃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山海經》)

樠:《山海經》曰:樠樹生蜀中,七八月吐穗,成,有鹽梅粉,可以酢羹。(《太平禦覽》)

注:《太平禦覽》裡說《山海經》裡有樠樹的記載,但我在《山海經》裡,卻沒有看到過樠樹……

娑羅:《魏王花木誌》曰:娑羅樹,緗葉,子似椒,味如羅勒。嶺北人呼為大娑羅。(《太平禦覽》)

*

“崇吾派精神:不管作會不會死總之先作再說萬一呢(拇指眨眼”——青春不能留下遺憾。

“話說吱吱算不算憑一己之力推動了修仙界的文化普及?”——吱吱(謙虛):這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主要還是修真界各位同行的群策群力。

“吱吱:姐不在江湖,哪哪都是姐的傳說~”——百殆真人,一個名垂青史的教輔材料主編。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薑芃芃15瓶;風蕭蕭兮易水寒10瓶;不免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