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作為五洲間有數的頂級大能,青帝神念強橫,並且擁有豐富的經驗和辦事能力,然而即使按照她的批閱速度,距離結束工作也還有一段漫長的時間。
唐將闌忍不住:“你到底是積了多久的活沒乾?”
青帝乾咳了兩聲,笑道:“我剛剛在想,是用‘得給晷雲她們留下足夠的鍛煉機會’,還是告訴你‘事有輕重緩急,此前一直騰不出手來’。”
唐將闌:“……”
他覺得老友不愧是資深級彆的甩手掌櫃,隨時隨地都能找出複數個拖延的借口。
唐將闌翻了翻之前丟過來的玉冊,隨口詢問:“你平時遇見類似的為難問題多嗎?”
青帝有些訝異:“此事並不算為難……吧?”
注意到友人表情的變化,青帝體貼的來了一個語氣上的拐彎。
唐·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丹青術研習上·將闌:“……嗬嗬。”那看來是他少見多怪咯。
青帝解釋:“真正棘手之事,是某些壓根無法判斷哪種決定會錯得更離譜一些的問題。”
經過友人的科普,唐將闌很快知道了,北洲的實際事務中,有一些“看起來似乎是正確的決定,但實踐起來引發的連鎖問題能讓人恨不得自投外海”、“雖然能導致好的結果,然而一開始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都像是非常不切實際的錯誤想法”之類後續發展出乎預料,而且自帶迷惑性的抉擇。
青帝:“之所以說殷如琚的事情不為難,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至少還有一個壞處明顯更加輕微的選擇,而在某些事情麵前,你所能做的決定,全都有不可忽視的嚴重錯誤,有所區彆的,僅僅是犯錯的類型不同。”
唐將闌:“就不能提前規避?”
青帝笑了笑,沒有說話。
唐將闌明悟過來——人生在世,總存在著那麼一些情況,明知前路未卜,荊棘叢生,也非做不可。
青帝:“況且也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被預測清楚。”
唐將闌附和:“對,特彆是你卜算還學得不好。”
穆自宜覺得唐將闌不愧是史官的摯友——青帝其人在卜算學上的水準,用不好來形容,實在太過委婉。
史官沒把對問題的理解完全停留在理論階段,開始向友人請教一些具體的事例,旁觀的穆自宜也理解了唐將闌為何會把上述對話記錄下來——從外人的角度看,這完全就是一副教學畫卷。
青帝沒立刻回答,而是執住了唐將闌麵前的《狂傲仙尊逆塵寰》——她與這本書之間明明隔著丈許的距離,卻隨便一伸手就能直接碰到。
穆自宜完全沒有感受到施法的痕跡,仿佛書籍本就在青帝手邊一般。
青帝簡單翻了兩下,然後抬起頭,似笑非笑地看著友人。
唐將闌乾咳了兩聲,彆過臉:“我當時主要是好奇凡人會怎麼看待修士,所以才買一些他們的話本來觀察一下。”
青帝聲音上揚,帶著促狹之意:“一些?”
穆自宜覺得北洲主很會把握彆人話裡的關鍵信息。
唐將闌:“……買的多有折扣。”
青帝並不追根究底,接著道:“比如這本書裡,就有一個兩難的抉擇,那個仙,咳,仙尊遇見了一個救過他性命的女修,女修希望那位仙尊能加入她的勢力,仙尊還有一位師妹,是自小將他教養長大的師父的女兒,師妹秉持師父遺願,希望他能留在自己的勢力當中。兩邊各有恩義,又水火不容,無論怎麼做,都難免產生傷害。”頓了下,加上了帶有個人傾向的補充,“當然我更支持師妹那邊。”
唐將闌小聲:“你說的劇情我已經看過了,作者後來安排那兩個女修一起跟仙……尊結為了道侶,以此解決了矛盾。”
——看得時候無所謂,但在付諸言語的情況下,兩位仙門大能都對“仙尊”的稱呼表現出了微妙的不適感。
唐將闌繼續:“然後兩位女修所掌控的勢力就融合在了一起,成為一個大盟會。”感慨,“太不寫實了,真在仙門裡,敢同時和兩個戰鬥力超群而且擁有血海深仇彼此敵對的修士結為道侶,當場隕落都能算善終。”
青帝被話本裡的發展晃了一下,然後鎮定下來,一本正經道:“嗯,這便是事情的發展往往會出乎人們最初預料的例子。”往後翻了翻,又笑了一下,“也不算不寫實,那兩位女修的勢力成功融合之後,她們便趁仙尊外出之際,奪取了盟會的控製權,並施加暗算,將仙尊打得修為潰散,從懸崖墜落。”
唐將闌:“???”
凡人的腦洞居然如此狂野嗎?
青帝切換了一下思維模式,從愛恨情仇中脫離,開始認真分析:“其實這個發展也有道理,假如的確存在兩個水火不容又勢均力敵的勢力,誰也無法滅掉誰,那麼長期爭鬥必然會導致主戰派的人才凋零,和平勢力逐漸抬頭,如果這時再出現一個仙人級彆的戰力,雙方必定會想儘辦法拉攏他——結為道侶隻是手段,停止爭鬥才是目的,到了後來,兩邊已經成功融合,鬥爭結束,仙尊不再具有影響局勢的價值,於是便被順勢除去。”
唐將闌麵無表情:“這可真是一個有追求的話本作者啊。”
隻是讓主角從左右逢源的人生贏家,一下子跌落成了被利用的工具人。
史官感覺自己一顆純潔的看話本之心遭到了作者的隔空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