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彌天大謊(2 / 2)

江湖奇門錄 劍闖天涯 3102 字 2個月前

史公祠是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塚和史家祠堂。史可法是河南祥符縣(今KF市)人,生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他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史可法拜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督師揚州。清攝政王多爾袞以數萬人馬進攻揚州,多次勸降,史可法誓死不允,終因寡不敵眾,揚州失守,自刎不成被俘,不屈就義,時年僅四十四歲。揚州是江南人民頑強抵抗清軍的第一座城,也是清廷入關以來首次遇到的軍民一體的堅強抵抗,為了對揚州人民的報複,也是殺一儆百,於是督師將軍多鐸下令,對揚州城燒殺搶掠持續十日有餘,這就是震驚中外的“揚州十日”慘案。城破後,史可法就義已十二天,由於當時天氣炎熱,屍體腐爛已不能辯認,況且整個揚州城內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上哪兒尋找史可法的屍體去?次年,史可法之義子史德威葬史可法衣冠塚於揚州梅花嶺下。

由於清軍入關,時局動蕩,史德威不敢對外明言是史可法之墓,隻說是史家祠堂。因此史公祠分史可法的衣冠塚和史家祠堂兩部分。衣冠塚又分地麵和地下建築兩部分,地麵上隻是一座普通的墓塚,光禿禿的,什麼也沒有,連個墓碑都沒敢立。隻要繞到墓後,往墓台上的第三層磚上的唯一一塊凹陷的青磚上一按,就能打開機關開關,墓後隨即匝匝作響,陷下一洞,拾級而下,走進地下洞府。往左一拐,頓時豁然開朗,一個大洞穴映入眼簾。洞門正上嵌鑲“饗堂”石額,再在門左首石壁凹陷處一按,洞門大開。

走進饗堂,隻見一座高大的史可法塑像端坐正中,身著明代官服,頭戴烏紗,正襟危坐,雙目透出一股剛烈凜然之正氣,令人肅然起敬。塑像後麵有一副對聯:騎鶴樓頭難忘十日,梅花嶺畔共仰千秋。對聯上方還有一塊匾:氣壯山河。塑像後麵有一個屏風,上麵刻有梅花。枝乾蒼勁,寧折不彎,淩寒獨開,不畏強權。

大洞穴後麵另有幾個小洞穴,均是史德威與家人居住之所。這在亂世之中,此處可謂匠心獨運,一關上外麵暗門,與世隔絕,儼然世外桃源。史德威死後,其子孫良莠不齊,大部分嫌棄此地荒涼冷僻,改投嶺下史家村居住,唯有其三子一心反清複明,漸漸與紅花會有了交際,逐加入了組織。此間隱秘之所也就成了紅花會的秘密聯絡點。

當香拳臭腳領著諸位英雄來到史公祠的時候,已至深夜。本來這兒就地處偏僻,人跡罕至,群雄四下一望,荒郊漫漫,枯墳累累,加上今天昏天黑地,月黑風高的,煞是恐怖疹人!仗著人多,群雄繞過史可法的衣冠塚,來到了史家祠堂門囗。這座祠堂隻是座北朝南三間大瓦房,想必日久少修,已破爛不堪。劈兩半上前連扣破舊的大門鐵環數十下,裡麵的燈才亮了。隨著一聲:“誰呀?”一陣腳步聲慢慢踱過來,隨著吱呀一聲,大門拉開一道縫,一個須發皆白的乾瘦老頭露出臉來。見是劈兩半,忙笑著打開了大門,待看到臭腳他們,更是興奮得像個孩子道:“總舵主!原來是你!你們大家夥怎麼都來了?莫非有大事要乾嗎?”臭腳笑道:“老史頭,難為你一世敬重祖父史可法老前輩,一生為他守墓,至今無怨無悔。在這亂世之中,荒郊野外,倒也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