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實驗(跪求廣大讀者爸爸給點推薦票)(1 / 2)

前進新區地下錦繡華府,新設立的實驗室裡。錢老以及王文川正在和幾位研究員一起進行著實驗。

這次錢老和王文川計劃將對超鈦的分子結構進行進一步研究,還原其分子結構下的組成後,形成納米級材料,再對其作出分析。

這個實驗最初是由曾憲宇提出的。在之前,曾憲宇和王文川提到極其具有科幻色彩的黑豹戰甲。王文川和錢老就此進行了非常多次的驗證和討論,從理論上來說,王文川認為曾憲宇提出的這個黑豹戰甲是可行的。但實際可能還有很多難點還需要繼續攻關。

而今天王文川和錢老打算嘗試的,就是曾憲宇說的納米技術的黑豹戰甲可以通過像一條項鏈一樣的裝備,隻需十幾秒就能覆蓋全身。

對此,王文川倒是並不太相信。因為曾憲宇是真的不知道什麼是納米技術。

納米技術可不是簡單的一門學科啊,它是由十幾門學科共同組成在一起的學科類彆。所謂的納米技術,其實是指研究納米級材料應用的一係列學科總稱。

大家所熟知的像可以將納米生物細胞定向標靶,注射入人體,自動尋找並吸收癌細胞,進而殺死癌細胞以達到治療癌症的目的,這是屬於納米生物醫學的範疇;那曾憲宇所說的把一整套戰甲濃縮在一條項鏈中,需要的時候再展開,這是屬於納米材料學;還有很多,比如納米物理學和納米化學;納米電子技術等等。

值得說明的是,納米機器人技術和納米級機器人技術這倆隻有一個字隻差的學科,卻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裡。

納米級機器人技術,是指的納米大小的機器人。而納米機器人技術,是根據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為設計原型,設計製造可對納米空間進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

王文川和錢老現在在做的實驗就是基於曾憲宇給出的腦洞,將超鈦處理成納米材料,再通過納米技術按照一定的排列規則,比如某人的體型特征。將這些大小如分子的功能器件組合形成戰甲。這樣就能像曾憲宇所表達的,平時如項鏈一般,需要時可以在十幾秒內進行戰甲的穿戴。

要是真的實現這樣的腦洞,可不僅僅是為了作戰時的方便啊。更多的時通過對這樣的腦洞研究,進一步確定超鈦在納米技術方麵的更多應用。

想想看,由超鈦製作出的超鈦納米材料,依靠超鈦極其良好的分子穩定性,極其高的耐熱耐腐蝕性,不要說是戰甲了,假如用來製作具有傳感功能或者執行功能的微型機械,那華國的科技水平將得到一個長足的發展。

不光是軍事,更多的像醫療,電子,通訊,光纖等等特種設備都可以微型化。再想想微型化的陀螺儀;微型化的離心機;微型化的光伏管;這將具有多大的潛在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啊!

實驗是失敗了,但也可以說成功了。

王文川和錢老並沒有造出像曾憲宇描述的項鏈般可以將戰甲自由放出收回的納米模式。但是王文川和錢老成功解析製作出了超鈦納米材料。

實驗進行到這裡,王文川突然發現曾憲宇提出的黑豹戰甲設計其實是可以被實現的,當然,王文川是指的鍛造過程,之前所遇到的釋能問題,仍然被卡住。

不過幸好,有錢老這位學術號召能力極其強大的大佬存在。錢老在和王文川討論很久以後,召喚了研究量子物理非常有名的李先敏教授一起加入這個黑豹戰甲項目。

“老李,這些就是項目大概的說明,超鈦納米我們已經搞出來了。聽說你那邊也有些新的進展,我想我們可以合計一下,看能不能實現這個黑豹戰甲。”錢老和李先敏教授雖然都是物理學專家,但方向不同,所以希望進行一些集思廣益,頭腦風暴。

“我這邊之前主要是研究超鈦金屬本身。倒還沒像你們那邊走的這麼遠,都開始搞戰甲了。來,我看看先。”李先敏教授笑嗬嗬的接過錢老遞過來的資料。

“這個黑豹戰甲是曾憲宇那個小朋友想出來的。我和小王覺得挺有搞頭的,尤其是這個吸收動能儲能再釋放的原理。”

“嗨,你們還真是來的巧啊。”李先敏教授放下資料,轉身從自己的隨身包裡拿出一份資料遞給錢老,“來,你們看看我這邊的成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