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堅守頓河(2 / 2)

戰地攝影師手劄 痞徒 4460 字 8個月前

“7月22號,怎麼了?”對方下意識的回答了衛燃最想知道的問道。

“沒什麼”

衛燃大聲回應了一句,用一隻手壓著帆布挎包便跳進了滿是積水的戰壕。找了個相對水少一些的位置躲好,他在自己身上一番摸索,掏出個手電筒按亮咬在嘴裡,隨後將身上的雨衣圍攏起來,這才打開腰間那個鼓鼓囊囊的帆布包。

這包裡除了一個四四方方的牛皮紙包裹之外,其餘的空間全都是被疊成三角形的信紙。在這些信紙上,還蓋著一個個黑色的郵戳,以及“已由軍事審查機構檢查”的字樣。

掃了眼信紙上的日期,衛燃關掉手電筒皺起了眉頭,如果那位騎摩托的告訴自己的時間是正確的,那麼再結合信紙上年份,今天應該是1942年的7月22號。

再結合牛皮本子上的任務要求,也就是說不遠處那條大河就是頓河?

等等!衛燃身體一顫,他清晰的記得,剛剛那個騎摩托的和自己說,這裡就是64集團軍的駐地?

1942年7月22號,頓河陣地,64集團軍?

衛燃一屁股坐在了泥濘的戰壕裡,這個時間還沒什麼,但在一周後的7月29號,第64集團軍就會在德軍的進攻下被迫退到頓河的對岸!

牛皮本子上的破任務怕不是阿列克塞教授安排的?

衛燃在某一瞬間甚至產生了懷疑,不管上次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還是這次,自己“趕過來”的時間點幾乎都是所學專業課裡必須記下的關鍵節點!

搖搖頭驅散腦子裡不切實際的荒繆猜測,衛燃重新按亮手電筒,打量著帆布包裡的那些折成三角形的信件。

這些連信封都沒有的三角形信件幾乎算的上是衛國戰爭時的蘇聯特色,而之所以不用信封,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彼時忙著生產戰爭武器裝備的蘇聯,已經沒有多餘的產能來生產信封了。

所以不管是從前線寄到後方,還是從後方寄到前線,都是折成三角形,然後在上麵直接蓋上郵戳投遞的。不過這也不算是壞事,至少信件管理員或者藍帽子們想檢查通信裡有沒有泄密或者傳遞消極情緒,因為沒有信封變的格外簡單方便。

但對於客串郵差的衛燃來說,想把這滿滿一包信件親自送到每個士兵手上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唯一能做的便是找到這處陣地的戰地郵局,將信件交到他們的手上,然後再由對方進行分發。

得想辦法去19號陣地...

衛燃再次關閉了手電筒,在泥濘的戰壕裡快速前進,時不時的逮住個士兵打聽戰地郵局的位置。

跑了幾次冤枉路,衛燃總算在半個小時後趕到了緊挨著指揮所的戰地郵局。

讓他頗為意外的是,這處陣地的占地郵局負責人竟然是位少了一條胳膊的老頭子,而他手底下負責分發信件的,也大多都是半大的孩子。

還沒等他聽完那位獨臂老人的介紹,一名士兵已經火急火燎的順著戰壕跑進了充當戰地郵局的地下掩體,“梅赫裡大叔,我們需要一些幫手運送炮彈,14號、18號還有19號陣地那邊的彈藥快用光了!”

“多少人?”獨臂老人趕緊問道。

“越多越好!”這名士兵焦急的說道,“德國人的炮擊一結束,他們的坦克肯定就會衝過來,我們必須在這之前把足夠多的炮彈送過去,如果那裡...”

“彆說了”梅赫裡擺了擺僅存的右臂,朝身邊一個正在整理信件的中年女人大聲說道,“薩沙,你帶孩子們負責距離最近的14號陣地。其他人跟我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