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朕,行的是天道!(1 / 2)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貴胄 3791 字 11個月前

.,

紫宸殿。

趙桓就像一頭盤踞在龍椅上的惡龍一樣打量著殿中的群臣,而殿中的群臣,大部分都在心裡暗罵——

像上皇在位的時候一樣談談藝術和風月,再談談修仙就能混一天的朝會,他不舒坦?可是如此美好的時光已經一去不返,每天朝堂上討論的就是各種亂七八糟的政務,煩都快煩死了。

尤其是禦史台,最近這兩天被官家拎出來訓了一回又一回,俸祿也是罰了一月又一月,簡直已經快成為朝堂之恥了。

但是趙桓看著朝中大臣們的模樣,心底卻分外舒坦,乾脆挑了個比較舒服的姿勢之後吩咐道:“宣詔。”

無心當即便躬身應了,從身旁小太監端著的托盤之中取出聖旨展開,向下瞄了一眼群臣之後朗聲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以衝齡,統承鴻業。其惟祖功宗德,惟祗服於典章;吏治民艱,將求宜於變通。朕年少。不識上古賢王治世之妙。然,朕聞上古聖王治世,民不加賦,而海內用足豐饒,朕雖不敏,亦心向往之。其令,天下官府衙門諸卿有司,即日起,有宋一朝,欽定丁賦為每丁每年一百文,著為定額,永不加賦!”

無心的聲音剛落,朝堂上的一眾大臣們就全都懵了,一時間竟然沒有人出來發言。

直到過了好半晌之後,一眾大臣才在太宰李綱的帶領下躬身拜道:“官家仁德,澤被蒼生,請奉詔書,宣布天下,使天下明知陛下仁厚愛民之意!”

趙桓微微翹起嘴角,笑道:“此詔,當明發天下。禦史台與皇城司各自派人去往民間宣讀詔書,使百姓鹹知此事,以防下麵再有小吏害民。若有人於其中上下其手,百姓大可進京敲了登聞鼓來告狀。

另外,朕前番說田製要改,如今卻是有一點兒想法,先說出來供諸卿討論。”

說完之後,趙桓乾脆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慢慢的踱著步子道:“老子曰: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或曰:裒聚窮賤之財,以媚尊貴者之心;下則箠楚流血,取之儘錙銖;上則多藏而不儘用,或用之如泥沙。損不足以奉有餘,與天道異矣。

孟子曰: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故曰:欲使民,必先教民;欲教民,必先富民;欲富民,必先置民之產。”

李綱望著在禦階上長翻大論的趙桓,心中隻感覺無數頭神獸一起奔湧而過——

當今官家有沒有學問?自然是有的!可是自打完顏宗望兵圍汴京之後,官家就再沒提過什麼子曰詩雲,尤其是在軍中的時候,更是經常罵罵咧咧的,如今倒還是第一次說出來這麼有水平的話!

但是官家現在又是天道又是人道的,還把提倡小農思想的亞聖孟子他老人家搬了出來,官家他到底想乾什麼?劫富濟貧?

“不設田製,不抑兼並,乃奉不足而奉有足,與天道背之。不思置民之產,不思教化而欲使民如牛馬者,謬矣!”

趙桓又接著說道:“朕欲以階梯稅率設田製——若百姓王某有田十畝,稅為十,有田二十畝,其稅十二,若三十畝,其稅十五,若五十畝,其稅五十,若百畝,其稅二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