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隻是朕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回頭還需要諸位愛卿多多參詳,共同出謀劃策才是?”
水費是階梯製的,電費是階梯製的,燃氣費是階梯製的,個人所得稅同樣也是階梯製的,那憑什麼田稅就不能階梯製?
一個人名下有十畝地,按照基本稅律來收,一個人名下有一百畝地,那就在基本稅律的基礎上打著滾的往上翻倍,隻要一個人名下的地越多,那稅就越高!
不是喜歡買地麼?有能耐你就買地,反正製度就擺在這裡,朕就按畝收!有膽子你們就把多出來的稅率都轉嫁到佃農身上去,把百姓逼反了最好!就算是退一步講,正好現在燕雲那邊的空地也多,你們加租子,百姓大不了拍拍屁股去燕雲!
如果不敢,那就老老實實的玩分家以躲避稅率——
可是分家這種事,分的時候好分,一旦有人分出來之後嘗到了甜頭,再想合,可就不是那好合的了!
當然,也可以玩假分家,可是黃凱音說的好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隻要經過官府完成了分家流程,有些人的心裡可就會有那麼點兒想法了!
為了解決大宋的田製問題,趙桓前前後後已經把租庸調、一條鞭法、攤丁入畝之類能玩的玩法全都挨個想了一遍,甚至想過是不是再一次複活軍功製。
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大宋現在的賦稅製度基本上就是照抄的租庸調,然後玩廢了;攤丁入畝和一條鞭法類似,都有其各種的缺點,而且很容易造成人口膨脹。
而軍功製這個東西……趙桓敢玩,但是趙桓沒打算現在就複活軍功製。
畢竟薅羊毛的精髓就在於不能一次薅禿,要講究個可持續發展——現在就把軍功製整出來,以後還搞什麼?就跟那些網絡作者寫一樣,一個套路寫完了是不是得換一個套路?
道理都是一樣的。
所以趙桓直接就把永不加賦這個套路先祭了出來,然後又搞了個階梯稅律出來,把所有的問題都直接擺在明麵上——
有能耐你們就搞小動作,反正趙桓現在手裡有軍隊還有皇城司,也不怕某些不怕死的跳出來造反。
朝堂上的這些人精自然也是看得透透的。
但是能看透歸能看透,想要跟趙桓對著乾,卻是一丁點兒的辦法都沒有,就連想要給趙桓添堵都辦不到。
沒聽官家說麼,讓禦史台和皇城司分彆派人去民間宣讀詔書,擺明了就是地方官府一條線,禦史台一條線,皇城司是另外一條線。
而且按照當今官家最近的套路來看,很可能還有另外一條隱藏在暗線的暗線,就算想要背後搞些小動作,隻怕也沒那麼好搞。
然後群臣就開始想念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尤其禦史中丞賈修,現在更是分外懷念上皇他老人家……
但是周動軒說的好啊:就算你沒有了對手,也會有人跳出來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