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路的編製下麵還要設府、州及帶縣的軍、監,府、州、軍、監下設縣及不帶縣的軍、監,地方行政區劃實行路、府(州、軍、監)、縣(軍、監)三級製。
然而就是在如此複雜混亂且極度臃腫的行政結構下,又催生出了撲買製這麼個小朝廷製度,令趙桓這個穿越者都感到腦袋瓜子嗡嗡的。
而且這些亂七八糟的破事兒又很難解決——如果真的很容易就能解決,趙桓在當初滅掉西夏之後就應該開始著手解決了,又何至於拖到靖康三年年末?
因為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在表麵上來看,驛站的問題是驛站的問題,軍隊的問題是軍隊的問題,行政區劃的問題也跟驛站和軍隊不挨邊。
然而實際上,除了驛站之外,剩下的行政架構問題以及軍隊的問題,可謂是真正的牽一發而動全身。
行政區劃如果改製,不光路及下設的官僚機構要改製,就連駐軍和驛站肯定也要跟著改。軍隊要改製,行政區劃和驛站同樣也得跟著改。就連積弊百十年的驛站要改也絕不是那麼好改的。
或許趙家皇帝們原本就是打算通過這種方式來分攤地方官員和將領的權柄,讓朝堂和軍隊互相製約也層層製約,從而達到任何人都無法對皇權構成威脅的目的。
但是隨著大宋的政治局麵越來越複雜,官僚係統越來越臃腫,軍隊越來越完犢子,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就開始慢慢顯現了出來。
國庫的大半收入都在放在維持這套係統的運轉上,就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
彆以為穿越者就能輕易的改變這些問題——穿越者就好牛逼的?
哪怕這個穿越者是皇帝,也有當皇帝的經驗,麵對著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一樣會麻爪。
那些穿越後當了皇帝之後以為自己想怎麼改就怎麼改,大把後世的經驗直接拿來用的,不先把自己玩死就不錯了——王莽同誌了解一下?
除了王莽同誌,大明還有朱厚照和朱由校這兩個倒黴蛋,那可是活生生擺在眼前的例子。
所以,趙桓才會在穿越之初僅僅隻是不疼不癢的提出來幾條能懟金兵的法子,而且對此並不是很上心,甚至有些坐視完顏宗望兵圍汴京的意思在裡麵。
因為隻有等完顏宗望真的兵圍汴京了,趙桓才能借機握住軍權和皇城司。而軍權和皇城司,才是一個皇帝安身立命的根本之年在。
也彆說趙桓心黑。
心不黑也當不了皇帝。
而現在擺在趙桓眼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到底該從哪裡入手?
驛站暫時不需要考慮。因為驛站本身的性質就已經決定了無論趙桓怎麼改怎麼弄,暫時都不會對大宋的穩定產生影響。
那麼究竟是先從行政架構入手?還是先從軍隊入手?
<a href="" target="_blank"></a>
天才本站地址:..。網手機版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