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不禁又是一笑,果真是個孩子,再聰明也會信了他娘哄他相讓侄兒的話。聞言笑著故作為難的道:“怕是不成的,三思乃是成人,若被打了那處,今後恐再無顏見人了!”
那是你把你侄兒的臉皮想的太薄了!
張昌宗心裡哼哼著,故作駭然的道:“大人要麵子,難道我一個小孩兒就不用要麵子了嗎?不過,被打屁股確實挺難為情的,那好吧,就罰他把‘我錯了’三個字抄寫一百遍,寫完了請太後您審閱,寫地不好的重寫,字跡不端正整齊重寫,不認真也重寫!”
說的太順嘴了。武氏笑問道:“看六郎經驗豐富,莫不是往日也是這般被阿韋罰的?”
“啊!”
後知後覺的捂嘴,不過,為時已晚。大殿之上,上至太後武氏,下至群臣,不管是真心也好,湊趣也罷,大多笑起來。
上官婉兒笑著順勢把他拉起來,屈指彈了他額頭一下,看他疼得立即捂腦袋的樣子,笑道:“你這小機靈兒鬼,張郎中言道你功課頗好,為何還會被罰?”
張昌宗不好意思的道:“大蟲都有打盹兒的時候,我還小,初出茅廬,經驗不足,難免有疏忽之時,慚愧,慚愧!”
居然還不好意思的拱手。
武氏喜他聰明,想起召見他的原因,順口問道:“你都讀了什麼書?”
說到讀書,張昌宗立即端正身形,認真的答道:“回稟太後,讀了《孝經》、《切韻》、《千字文》、《論語》、《詩經》。目前正跟著先生第十遍通讀《孝經》和《論語》,間或夾雜著講些《爾雅》。”
武太後略頷首,朝上官婉兒看了一眼,笑道:“六郎才四歲,此一事上,婉兒不及他。”
前天才少女上官婉兒掃了張昌宗一眼,不服氣的道:“太後說不及,婉兒卻不服。也不知六郎的書是真讀懂了,還是不求甚解。若隻是不求甚解,那婉兒便隻能蒙冤認輸!”
武太後寵溺的看她一眼,笑著指了她一下,不過,還是從善如流的考校張昌宗:“你既已通讀過《孝經》和《論語》,那六郎你來說說,《孝經》教什麼?《論語》又是說的什麼?”
讀書張昌宗是認真讀了的,也認真的思考過的,問讀書的問題,他是不懼的,就怕讓他作詩。於是,張昌宗昂然答道:“小子以為《孝經》教導為人之道,《論語》教導處世之道。”
武太後已然做好了聽他長篇大論的心理準備,結果不料他答來竟然才短短兩句,每本書也不過是四個字,頓感驚訝,咀嚼道:“為人之道……處世之道?此話何出?細細講來!”
“喏!”
張昌宗應著,心裡整理著詞句,打算把自己的心得和想法講一講。正好趁著小孩子的身份,講錯了也不會有人苛求的便利說出來,權當是一場學習心得的交流會。
這滿殿的大臣們,不受都是飽學之士,但也有學問好的,比如麵前這個叫上官婉兒的美女。她的文才,是天下公認的好,是有曆史記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