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各有風采(1 / 2)

把人扶回座位,下人們立即把大坐榻搬開,擺上小坐榻,張昌宗、張易之兄弟倆兒,帶上侄兒張文英一起上台,張昌宗拿著笛子,張易之和文英抱著琵琶,文貞抱了把胡琴,文彩負責古箏,文齡抱著阮,文觀帶著鼓,還有最小的文正抱著個木魚兒——

一乾張家子侄們魚貫而上。這陣容立即引得大家一陣注目,皆麵帶微笑,笑看著張家兄弟倆兒帶著侄兒、侄女們上台。

張昌宗笑嘻嘻地道:“不好意思,各位親朋,我又上來了!非是昌宗厚臉皮,這是家母和我鄭太太的好日子,怎麼也要表示一下,特意請薛大家作了一曲,名曰《歡沁》,奏的不好,還請諸位看在大家都是自己人的份上,莫要見笑了,就算是笑,也請用袖子遮一下再笑,大家都是看著昌宗長大的,知道我的,臉皮薄啊,沒辦法!”

這話說的!

太平公主“噗嗤”一笑,忍不住吐槽: “就你還好意思說臉皮薄?羞也不羞?”

張昌宗不樂意了:“義母,我可是您的義子,這麼多人當前,這麼笑話我……您的良心不會痛嗎?”

太平公主莞爾:“自是不會的,因為大家皆知本宮所說乃是句句實言。”

這天沒法聊了!

張昌宗丟個眼神給義母大人慢慢體會,決定不理她這茬兒,咳嗽一聲,故作嚴肅:“此曲由五哥和我,還有文英一起給大家演奏,謹以此曲祝家母和鄭太太天天開心,祝到場的親朋們開心。”

“哈哈哈哈哈!”

場中爆發出更熱烈的笑聲,完全不給帥哥麵子。張昌宗有些傷心,果然是長大了,不萌了,時間真是一把殺豬刀啊!

很不莊重的朝大家做了個鬼臉,一群親朋,笑吟吟地望著台上的兄弟and叔侄,對張易之和張文英很給麵子,輪到張昌宗上台,一群人居然很不客氣的又是一陣笑,張昌宗簡直心塞,不禁有些懷疑人生——

他到底是做了什麼?才人人設啥時候歪到諧星去的?!真真乃人艱不拆!

張昌宗決定不說話了,協奏就要有協奏的覺悟,《歡沁》這首曲子他也前也聽過,知道主角是琵琶,他還是少嘚瑟一下,讓他五哥好好展展風采才是。五哥的琵琶啊,嘖嘖,值得大家好好地欣賞。

張昌宗低調了,場中的笑聲漸漸地安靜下來,張易之抱著琵琶坐下,俊朗的眉眼掃了一眼場中,微微一笑,然後,笑容一斂,手抬了起來——

這曲子,這琵琶!上官婉兒不禁一抬頭,便是懷有心事的也不禁凝神傾聽。

“我先前出宮少,與五郎接觸的也少,竟不知他竟能彈這麼一手好琵琶。韋阿姐好福氣!”

上官婉兒微微一笑,向韋氏道。韋氏高興地滿麵紅光,笑道:“修儀過獎。五郎讀書不如六郎聰慧,好在於音律一道上還有些天分,又願意下苦功,倒還過得去,讓修儀見笑了!”

《歡沁》是首很歡快的小曲兒,挺短的,但用來做開場搞氣氛的還不錯。而張易之的琵琶……以資深樂迷張昌宗的欣賞水平來看,彈得真是不賴!當然,比薛崇秀那樣的大家還有些差距,但是,已經登堂入室,漸漸有了自己的風格。短短地一曲奏完,立即得到滿堂喝彩。

大唐人民是很喜歡音樂的,在座的出身都不算差,欣賞水平更是杠杠地。薛崇簡還是小孩子,比較直率:“五郎哥哥琵琶彈得好!”

“對!五郎彈得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