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探病(1 / 2)

古今的醫療術語有差異,太醫最終說的病症,張昌宗也弄不明白是不是扁桃體炎,不過,看方子上的藥,多是後世常用來清熱消炎的。

張昌宗不懂藥方的君臣配伍,不過,常用的清熱消炎的草藥他還是知道的,一看就明白了。

華太醫道:“先煎一劑喝下去,煎之前先用水泡上一刻再上火煎,然後便是看熱是否能退下去,隻要退了熱,這病症便不妨事了。”

張昌宗點頭,完了行禮:“多謝華太醫,有勞您了。”

“將軍客氣,這都誰老朽應該做的,若老夫人的病情有變化,將軍再使人來找老朽便是。”

張昌宗點點頭,讓人把華太醫安排好,讓翠姑姑去熬藥,他則守在老太太榻邊,用溫水浸濕布巾,給老太太擦手、擦腳,幫她物理降溫,好讓她早些退燒。

韋氏年紀大了,又是冬天,不敢用彆的方法降溫,溫水擦拭手腳是最適合老幼的方法。這是在部隊裡跟軍醫小姐姐學的。

張昌宗是下午從公主府匆匆趕回來的,請太醫看診、煎藥一套忙下來,已然天黑透,就地安排好太醫,眼看就要宵禁,也不要使人去通知在洛陽的親人,吩咐下人第二天打早去通知,張昌宗便守在韋氏榻邊,估摸著時間過上個把時辰,就給韋氏摸脈搏測次數。

在退燒方麵,草藥較之西藥效果來得慢,韋氏身上應該有些炎症,藥喝了,被溫水擦了手腳,燒就退下去些,睡一會兒,體溫又會慢慢的升起來,一直在反複發燒。

張昌宗就守著她,看著燒起來了,又開始用溫水給韋氏擦手腳,退下去就趁機休息一下。他還年輕,正是精力旺盛,身體倍棒的時候,熬一宿不妨事。

外頭無更鼓響,韋氏終於退了燒,睡得安穩又踏實,翠姑姑見狀,低聲對張昌宗道:“六郎,老奴看著太太似乎好多了,您熬了一宿了,快去合眼休息一下吧?”

張昌宗搖搖頭,低聲道:“不用了,翠姑姑,你讓人給我拖個美人榻來,我就在阿娘旁邊睡,這發熱會反複的,我不放心。”

翠姑姑見狀,本想勸他兩句,不過看他神情堅定,隻得點頭,命人搬了個美人榻來,拿來一床厚被子,著人服侍著張昌宗睡下。

韋氏這一病,並沒有如張昌宗的願,很快的好起來。頭三天一直在反複發燒,晚上發,白天也發,看著退了,沒一兩個時辰又燒起來。

張昌宗天天守著,在韋氏病的第二天,張易之也來了,還帶著五嫂,想讓五嫂侍疾。張昌宗看看五嫂隆起的腹部,直接搖頭:“五哥,阿娘重要,五嫂和小侄兒也重要,我倆兒是親兒子,侍疾我倆兒來就好,五嫂就安心在家待著,好好養身子,爭取生一個白白胖胖的侄兒出來。”

五嫂感激的看他一眼,沒說話看著張易之,張易之有些猶豫:“可是,若你五嫂不侍疾,外麵的人知道了,怕是……”

張昌宗無奈的白他一眼:“外麵人說什麼管他呢!阿嫂如今有身子,事急從權。好了,不說了,阿嫂回去,五哥留下。”

“謝謝他六叔。”

五嫂感激地答應了。

張昌宗這裡,韋氏病了三天仍未見病情轉輕的時候,鄭氏便替他寫了請假侍疾的疏奏上去。這是最正當不過的要求,女皇陛下再沒人性也是要準的,張昌宗把工作交給方晟瑞便心安理得的在家侍疾。晚上兩兄弟輪流熬夜看護韋氏,白天,也是輪流著招待來探病的親朋,比如二叔、四叔,比如太平公主和薛崇秀。

“你母親怎麼樣了?”

“已經不發熱了,就是身上還不得勁,太醫說是年紀大了,恢複能力不如年輕人,這麼病了一場,要好好將養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