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名士(二合一)(1 / 2)

過了年,孫輩就出孝了,除了上官婉兒留在島上主事,鄭氏也跟著張昌宗小兩口回長安,她老人家舍不得寶寧,想多教導寶寧幾年。老人家的心思很明白,她是鄭氏女,寶寧有她教養,且不提對寶寧個人素質的提高,將來,對寶寧的名聲這些是有好處的。

時下就是這個世情,不管男女,若是有德高望重的女性長輩於幼年時對他們教養,將來在婚配市場上是極為占優的情況。對此,張昌宗有些滄桑,他女兒還是枚蘿莉就要考慮這麼長遠的事情了,這坑爹的古代啊!

但是,他又不能說我閨女不學了,我閨女不要那麼早嫁人等等的話,那不用彆人,隻家裡的這群女性長輩,包括孩子娘就能把他拍死,這絕不是一個負責任的父親應該說的話和做的事,他疼愛女兒,可以寵著些,給她最好的教育和豐沛的愛,但絕不是把女兒養成草包,自幼就給她灌輸反社會潮流這種觀念是不行的,是絕不能做的。

從古到今,反社會、反曆史潮流的,都已經被拍死在沙灘上。這個世間,真正活得如魚得水的人,首先要做的是適應規則,而不是反對規則,就算你要反對,也要積攢夠修改規則的實力,否則,一切都是空談,空談是無法成事的,不管是大事小事,實乾方才有一切,空談什麼都沒有。

回到長安,寶寧就出孝了,薛崇秀是個細致的人,也有毅力,給閨女的衣裳依舊往素淨上打扮,總不能家裡還擔著守孝的名義,閨女卻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招搖過市,那不像樣兒。

對怎麼養一個女兒,張昌宗其實不太有概念,不過,看鄭太太和薛崇秀也不是沒有成算的人,他便撩開手,並不是對女兒不聞不問,隻是以兩人的做法為主,他跟著配合。但是,對於鄭太太提議的,讓出孝的寶寧做代表,去給外祖母請安,順便送禮的提議,張昌宗其實有些拿不定主意。

“太太,寶寧才六歲,現在就一個人出門,會不會……”

張昌宗很是疑慮,薛崇秀反而不怎麼擔心,太平公主是她的母親,公主府是她的娘家,即便寶寧有什麼不妥的,太平公主隻會幫著教導,並不會苛責。

鄭氏把小兩口的心思看在眼裡,微微一笑,道:“正因為寶寧還小,所以,長公主府才需要她去,若是彆的地方,便是你們放心,我也是不放心的。教孩子隻靠說是不成的,還需去做,讓孩子自己做,她做一遍比你說十遍都管用,不放開手,孩子如何成長?”

薛崇秀連連點頭,表示讚同:“太太說的是,六郎,欲知世事,必得增廣見聞。”

張昌宗被兩人說的,舉手投降:“行吧,行吧,既然你們倆兒都這麼說,那就去吧,多派人跟著。”

“放心,那是我娘家,不妨事的。”

家裡三個大人這麼說定,事兒便成了,大家一起決定,先給公主府去封信,等對方回信後,就讓過完年將將六歲的張寶寧小朋友去拜訪外祖家。

“說來,寶寧該有個大名了吧?”

鄭氏突然提議:“本該三歲開蒙就取大名的,我原等著你們做父母的取,隻是看你們一直不提,這眼看著就六歲了,可不能再拖了。”

“……”

薛崇秀僵硬,張昌宗嘿嘿傻笑,有些不好意思說出口,名字嘛早就想取了,隻是,兩口子都是取名苦手,一直拿不定主意取什麼,拖著拖著就這麼拖下來了,真是對不起閨女。趕緊補救一下:“家裡寶寧這一輩都是文字輩,跟著取就好了,我們一直拿不定主意,不如太太幫著取一個?”

“對,請太太賜名。”

薛崇秀覺得這主意不錯,也跟著開口。說來,張氏東府真是兩個極端,他們家這一支多子缺閨女,二叔家卻是多女缺兒子,剛好反著來。

張昌宗家兄弟五個,女兒卻隻有兩個,二哥家的文彩和他的寶寧,其餘全是小子,前些年聚在一起守孝的時候,鬨騰得張昌宗懷疑人生,孫輩兒一出孝就毫不猶豫的把人趕到一旁,才求得幾分清靜。

鄭氏略作沉吟,提筆寫了個瀾,取名苦手父母默默念了兩遍,很有默契的齊齊點讚,這名字挺大氣的,大名就是要大氣些,也沒什麼古怪的諧音,然後,小名寶寧,大名張文瀾的小朋友就代表全家去長安拜訪外祖母了,除了她自己的兩個小侍女,薛崇秀特意把身邊的徵音派過去隨行,張昌宗那裡則派了文英護送女兒過去。

文英、文貞這次都跟著他回京了,文英走的是武官的路子,在張昌宗起複前,讓他護送堂妹過去,讓太平公主見見,幫他活動一下,弄個官兒做做。大小夥子雖然已經成親,但這些年都跟著他六叔在外麵,還沒個孩子,他娘的意思,這幾年先不派出去,現在京裡不拘高低弄個官兒當當,先生個兒子再說。

提前投了帖子,又是代表父母來拜訪,寶寧到的這一日,公主府中門大開,小舅薛崇簡站在門口把她迎進門,看她人矮腿短,還想抱起來走,不想被寶寧嚴詞拒絕:“二舅舅,不寶寧是大孩子了,代表著父母親長來的,怎能讓二舅舅抱進去呢?不成體統!”

小臉兒一派肅然,逗得薛崇簡一陣好笑,還有什麼可說的,自然是答應:“行,行,我們寶寧是大孩子了,那就自己走,若是走不動了,記得開口。”

“喏,多謝二舅舅。”

薛崇簡疼愛的摸摸寶寧的頭,寶寧立即抗議:“二舅舅,不能亂摸,頭發都亂了,待會兒見了外祖母,蓬頭亂發的太過失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