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異地,張昌宗居然有種心頭大石即將落地的緊張感和踏實感,問太平公主:“嶽母大人真如此想?”
太平公主不置可否,眼睛微眯,好整以暇的問:“你呢?你和秀兒怎麼想的?怕我在權力中迷失?”
張昌宗和薛崇秀的擔憂就沒怎麼掩飾過,兩人還一再試探、勸誡太平公主,被她看出來才正常,看不出來才奇怪,太平公主又沒中弱智光環。
張昌宗訕笑著表態:“我們自然是支持嶽母大人的。”
太平公主嘖了一聲:“莫非賢婿忘了今日過來的原由?”
啪!實力打臉!
張昌宗覺得臉有些腫,合著剛才那麼輕易就讓他糊弄過去,是在這裡等著他呢,立時便苦了臉,不敢說話了。
太平公主嗤笑一聲,淡然道:“本宮知道,在政事上,我是差了些,不如你與太子目光長遠。”
“太子?”
張昌宗重點提了一句。太平公主沒好氣的白他一眼,道:“好吧,在看人上也不如你與秀兒有眼光,太子確實精明能乾,不是受人擺布之人,本宮當日是小看了他。”
張昌宗還寬慰她:“太子往日做臨淄王時浪蕩無行,大家都知道,嶽母大人看錯了也不奇怪,隻是,大人您現在對太子還存著擺布之心嗎?若是當今登基之初,便改易太子,那還有說道,現如今,太子在朝中的人望,嶽母不及也。”
新君登基,千頭萬緒,李旦是個特彆識時務的慫貨,登基至今,朝廷大事基本都是交給太平公主和太子處理。人不怕有事做,就怕沒事做,隻有做事才能顯出你的能耐來,太子李隆基就是這樣。
都不是外人,張昌宗也就直言:“先頭的幾個做過太子的皇子們,一個還比一個不靠譜,折騰得滿朝文武苦不堪言,如今新君登基,太子但凡做得中規中矩些,便是優秀了,何況,太子做得不止中規中矩,自然讓苦熬了許久的朝臣們喜出望外了!”
太平公主低笑一聲,還有心情點評:“喜出望外這詞用得頗為精妙,賢婿不愧是才子,便連才子們慣會的伶牙俐齒也具備了。”
這話說得張昌宗一樂,自己也笑起來。不過,他說的確實是大實話,李隆基是有幾分能耐的。一開始,確實有忙亂懵懂的時候,但是,有人願意教,他又願意學,並且學習能力還挺好的,意外的乾得不錯。
群臣也是蠻不容易的,大多都是經曆過女皇、中宗兩朝的,現如今是第三朝了,前頭可沒什麼靠譜的太子,特彆是中宗朝的太子,可把大家折騰壞了。
就跟張昌宗說的一樣,隻要李隆基做到及格分,大家就很開心了,沒辦法,前頭的太差了,把大家標準都降低了。但是,李隆基不止標準,做得還挺優秀,簡直就是驚喜了有木有!
不過,逗趣歸逗趣,正事還得說,張昌宗道:“不瞞嶽母大人,從嶽母大人決定扶持臨淄王做太子時,小婿和秀兒就在擔心。若太子是個庸人,需要仰仗嶽母大人才能在朝中立足還好說,可太子不是。所以,嶽母大人還有擺布太子的心嗎?”
太平公主頓了一下,搖頭:“即便有心,也要受我擺布才行啊。”
看來是知道不行了。
張昌宗點點頭,繼續問:“既然太子非是任人擺布之人,那嶽母可以更易太子之心?畢竟,陛下那邊,對嶽母您可謂言聽計從。”
太平公主白他一眼,嗔道:“那是他兒子!雖說換個太子還是他兒子,但是,被廢的還能活命嗎?聖上再耳根軟,涉及親子生死存亡,你以為他是中宗嗎?”
哦喲,那是你哥,你居然這麼吐槽你哥……果然是親妹!
張昌宗連同情心都不想給已經駕崩的中宗陛下,古往今來涼薄的帝王不少,但是,涼薄到因為怕老媽而把兒子、閨女逼死的,也就中宗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