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宗舒了口氣,笑道:“既然嶽母大人都明白,那事兒就好辦多了!”
“計將安出?”
太平公主問了一句。張昌宗道:“先把占著的占牢靠了!”
“怎麼說?”
“投到嶽母大人門下的人,挺多的吧?”
“是挺多的。”
“嶽母大人記得名號、官位嗎?”
“大致記得。”
“請上筆墨。”
下人端來筆墨紙硯,滴水磨墨,張昌宗沾了沾毛筆,攤開紙張就開始寫,一張寫朝廷有多少官職,不拘文武,全寫下來;另外一張寫投到太平公主門下的人,按官職分門彆類的寫好,寫完了,攤在案上晾乾,兩張紙擺一塊兒:“嶽母大人請看。”
太平公主把他趕一邊去,站到案前細細端詳,看了一會兒,自我點評:“本宮門下,門人眾多,可能入賢婿眼?”
張昌宗:“……”
槽點太多,有種無從吐起的蛋疼感!
張昌宗平抑一下心情,道:“多而無用!”
太平公主橫他一眼,冷聲道:“怎麼無用?”
張昌宗點點朝廷官職表,直接道:“嶽母難道看不出來嗎?京城裡的兵卒,都在什麼人手裡?還有,朝廷的重臣們,又有幾人是傾向太子的,嶽母看不出來嗎?”
太平公主昂然道:“京中兵權多在諸王之手,太子除了東宮和部分羽林衛的士卒,能動用者不多。”
張昌宗一針見血:“多不多的,京城就這麼大,又不是要戍守京師,平息政變、誅殺逆賊,要的是出其不意,有人就夠了,貴精不貴多。”
太平公主想起唐隆政變的事,瞬間啞口無言,眯著眼瞪著兩張紙。張昌宗又道:“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嶽母大人不覺得朝廷官太多了嗎?”
太平公主愣了一下,細細端詳官職表,問道:“多嗎?不是把斜封官裁撤了嗎?現下的官職還多?”
張昌宗認真點頭:“多!官員冗繁,國庫空虛,京中兵權分散,兵權分散在諸王手中等等,都是現下的問題。兵權分散這個問題,對太子有害處,對嶽母卻是好事,太子手中兵少,他的位置就不夠穩當,想做事就有顧忌。但是,這個害處也有限,因為掌兵的諸王是他的親兄弟,且都是歸順他的親兄弟,若是有個什麼,諸王會支持誰呢?”
太平公主表情凝重起來。張昌宗自問自答:“目前的形勢下,太子有功,儲位又穩,首選自然是太子,畢竟,名正言順,占著大義名分。何況,親兄弟當太子掌權,總比親姑姑好吧?”
太平公主沉著臉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