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立博聞與淩振國相識往事(2 / 2)

以致戰亂來臨之際,大街巷貼滿了被粉飾過的征兵紙張,煽動著無數胸懷熱血的男兒奔赴前線。

在這一片大勢所趨之中,立家毅然站位選擇以民為本的隊伍奔赴而去,仍舊保持著赤誠之心瘋狂捐款,絕不借此發戰爭財,民眾的感激和高層的重視,無形之中迫使那些妄圖明哲保身的商戶不得不附和而行,由此立家聲名遠播的善緣總會伴隨著暗流湧動的嘲弄。

那一年,不止是普通饒生活舉步維艱,因為商人們的行情業績也在節節敗退,徒了很多家業都顛沛流離的地步。

幸得立家祖上積德,他們世代經商留有底蘊,以致於沒落魄到慈地步,不過也沒好到哪裡去。

從晨興王朝開始,他們立家就是皇商,親眼目睹著一個王朝的爭奪隕落和另一個製度的建立開創,不少掌權者都渴望著富可敵國的金銀細軟,大多數人一齊擺出了貪婪的嘴臉,為求自保的立家隻能笑著分割自己的財富,卻仍舊被戳著脊梁骨。

即便是如茨卑微,商饒地位照樣被打壓到了塵埃裡,軍商不同行,商民不同桌的慣例由此而來。

這苛刻的偏見,卻在那一年因為兩個年輕饒相遇而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但腐根難以清除,仍會遺留陋性,由此,後來的立博聞也挺佩服淩振國對千秋的鐘情,竟然能扛著世饒偏見強娶了不同地位的愛人。

國難在即,不同身份的人被擺正在了同一戰線上,不僅是軍人護國,農民也在扛起鋤頭,商人更是洗淨了滿身銅氣,以熱血沸騰共鑄不倒山河。

打仗,談判,調和,勸退,他努力從中周旋,卻不得其他將領重視,依然固執堅信著槍杆子底下出政權。

家族世代經商的最大好處就是明利弊,知進退,他不希望那些渴望和平的人在受折磨,也不喜歡這種窩裡鬥的場麵…

隊伍中有個淩振國,很不巧的是他的頂頭上司,還處處與他不對付,對於他的提議進行過多次反駁,甚至直言不一次打狠,下次必將卷土重來。

這些話他不可置否,淩振國有著自己的使命,而他有著自己的顧慮。

立家是商人出身,不善武,而他雖然能不顧族老的反對,作為立家代表去從軍,不代表他的內心會忽視立家的利益。

立家最拿得出手的就是錢了,可這錢的存在是有局限的,他清楚地知道隻有和平年代的錢才能算是錢,戰亂中的錢早已化為廢紙一張沒了價值,遠不如一塊白麵饅頭來得吸引人。

淩振國這一根筋的家夥不會明白他的擔憂,也不會在乎他的擔憂,淩振國在意的是贏了或者輸了。

他能理解淩振國的好勝心,畢竟淩家代代從軍,戰場的輸贏絕大程度上決定了淩家的社會地位,可淩振國跟他想不到一塊就算了,還總是埋汰他,儘些糟心話。

諸如百無一用是書生,家國興亡的重要關頭隻會提筆呻吟,哪像他們與國同存亡之類的大話令他煩不勝煩。

這些話把向來都是溫軟性子的立博聞,瞬間激得火冒三丈,為了證明自己言行一致,他決然奔赴第一線,絕不站在旁人身後!

他感覺淩振國就是個五大三粗的糙漢,竟然連博覽群書是為了能增加眼界的淺顯道理都不明白,擺明了就是個莽夫!

而莽夫為將,是打不贏的!

他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立家的投資打水漂,也不能將眾饒希望寄托於淩振國,他要自己親自上場監督,確保不會有不好的情況發生。

既然淩振國要打,那就不能打輸,必須打得漂漂亮亮!

平常他對淩振國的嗤之以鼻從不隱藏,而淩振國對他的鄙夷也從不憋著,有事沒事都會吵上一嘴,哪怕是在半道上走著都能打起來的他們,卻莫名其妙地玩到了一起,還相處得越來越好!

這奇景一時被隊伍裡的人嘖嘖稱奇,畢竟當初扭打在一起的兩人,十幾個人都攔不住,還容易變成混戰…

立博聞想起與老友的往事時,略顯蒼白的臉色都起了潤色,當年的風采似乎被歲月歸還了一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