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再次的證明了這些短期內就養成的豬,它們的肉是安全無害的。
雖然無論口感、味道、還有滋補功效都不如那些尋常的豬肉好。但是這些豬肉也還是有那些功效的,人吃了也會對身體好。
所以最終的結論就是,可以放心的在百姓中推廣。
雍正帝大喜,馬上把梁鵬身上的官職給提成了正四品,並下旨叫他趕緊把飼養的方法推廣開來。
梁鵬也不含糊,馬上就領旨行動了起來。
他想著那些貧苦百姓肯定買不起那麼多不同的飼料,所以梁鵬特意跟雍正帝提了個建議。
就是先找試點用賒賬的方式把各種飼料賒給當地農戶,然後再派出去專人指導他們怎麼飼養。
等那些禽畜長成了,再叫他們用一部分產出的肉蛋來抵債。
就這樣以點帶麵,等百姓們真正得了好處,相信這事也很容易就能真正推廣開來。
這法子好啊,靈活又不給百姓增加負擔。雍正帝也就特彆痛快的就準了。
梁鵬的首選之地,當然是在京城周邊開始推廣。
他帶著慶豐司的官員,還有皇莊的幾個親自經過一回手的人,加上當地官府派出來的差役。親自帶隊去了那些鄉村,又親自跟百姓們溝通。
不過在宣傳的過程中,他可一直都在強調這是當今萬歲的恩典。至於他自己是誰,可是一點兒都沒敢提。
那些窮苦百姓可不懂那些官員說的什麼二十年人參還是四十年人參。
他們隻知道朝廷給的法子,叫他們一個月就能吃到雞蛋,四個月就能殺一回豬吃肉賣錢。
雖然這是幾輩子都沒聽說過的事,但是那些官老爺不是說了嗎。
不但一開始那飼料還不要銀錢,而且要是養不活也不用再交銀錢。就算是養的好了,也隻要拿出一部分的肉蛋去抵債便可。
這樣的好事那就沒什麼可猶豫的,跟著一塊養唄。
在這些個的莊戶人家,誰家還不養上兩隻雞一頭豬的啊。就算再額外多養幾隻雞、一頭豬,也不過就是費點兒力氣的事兒。
而這些百姓們,最不怕的就是賣力氣了。所以這事兒一開始還真挺順利的。
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梁鵬親自帶著幾位慶豐司的官員成功的抗擊了一次雞瘟以後。
在百姓的驚歎中,那些吃著飼料長大的雞,不但長的比平常一年養的雞都肥,而且它還真就開始下蛋了。
再看看那豬圈裡比尋常養了半年的個頭也不小的豬,這些個百姓簡直都沸騰了起來。
他們可不知道什麼保齡候府的大爺,他們隻知道這是朝廷教給他們的法子。是皇上親自下旨派來的官員,帶著他們養出來的家畜。
其實這時候的百姓所求的,也不過就是吃飽穿暖,然後一家子平平安安。這能叫他們吃上肉的皇帝,當然是好皇帝了。
一時間雍正帝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簡直崇高到了極點。京城郊外各處百姓齊聚一起,山呼萬歲的聲音不絕於耳。
那些郊縣的官員當然要趁機大肆宣揚一番。
一個個的都上折子彙報一回當地成果的同時,暗戳戳的表表自己的功績,再拍拍皇帝的馬屁。都不用怎麼誇張,就把那些民心民意給表達了出來。
自古以來,都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民心所向之事,當然是能穩固他們滿人江山的大大的好事。
就在雍正帝龍心大悅的時候,梁鵬又特自覺主動的辭了接下來繼續在整個大清朝推廣此法的差事。
他給皇上的說法是不願意離開家裡的嬌妻愛子。然後慶豐司還有皇莊裡那些人,都已經把整個法子學會了。
接下來的事情有他們就行了,他就不跟著出去跑了。
這叫皇上有些驚訝的同時,心裡倒對這個人更加滿意了兩分。就連受他家出身所累,心裡對史家的厭惡也不覺的去了幾分。
不過皇上嗎,遇事總是要多疑的。這不又經過了幾番的試探,雍正帝才確定了,這位史家大公子是真心的放下了剩下的功勞。
然後皇帝高興了,順便就把梁鵬身上的官職又給升了一回。現在他已經是正三品的太常寺卿。
覺得自己很牛X的梁鵬興高采烈的回了保齡候府,結果迎接他的並不是自家親親老婆,而是暴怒的便宜老爹。
“你這逆子,是誰叫你把差事給推了的!”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
感謝在2019-12-23 14:28:16~2019-12-23 21:26:3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姍姍來遲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