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第129章 好歹(1 / 2)

宮中暗流湧動, 外頭除了城東鬨賊,表麵是一派平靜。

秦芬跟著秦貞娘理家事,卻聽見許多令人心驚的消息。

城東鬨賊, 起先是兩條巷子戒嚴,再過些日子, 整個燈市街以東竟然全戒嚴了。

東城有許多小商鋪子,這麼一戒嚴, 遍金陵城連大料八角都買不到好的,秦珮還抱怨,廚房燉的豬肉也沒以前香了。

京城戒嚴, 這本身就已是一件嚴重的大事,更不用說,遠在幾百裡外還有個居心叵測的魯國公, 由不得秦芬不多想。

她按捺多時, 這日聽見外頭雞蛋又貴了四成, 終於忍耐不得, 開口向秦貞娘打聽魯州的事情:“四姐, 外頭究竟如何了?”

秦貞娘知道秦芬想聽什麼,屏退下人, 低聲道:“聽說範大人一出京就失去了蹤跡,舅舅聽見人是在江蘇地界丟的, 驚得非同小可, 一直派人尋找,始終未得其下落,如今舅舅已愁得生出白頭發了。”

她此次倒沒與秦芬開玩笑,可是秦芬卻寧願聽見幾句玩笑話。

秦芬也不曾想到,自己隨口一問, 得到的竟是這樣的答案。

她手裡一鬆,上好的絹帕好似一片落葉,輕飄飄地落到了地上。

秦貞娘自己在婚事上是吃過苦頭的,這時見秦芬失魂落魄,心下憐憫,親自蹲身撿起手帕遞給秦芬:“你放心,範大人他失去蹤跡,九成九是計劃好的事。他那麼精明強乾的一個人,怎麼會毫無防備。”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是秦芬還是擔心。

這份擔心裡頭,有幾分是為著範離,有幾分是為著她自己,她也說不清楚。

範離若是不曾隱去蹤跡,那麼便有全天下人無數雙眼睛盯著,是生是死,總有個定論;如今他失去行蹤,到時候說不得還要背個汙名在身上,畢竟,他可是去老家祭祖的途中失蹤的。

退一萬步說,範離倘若已經摸到了魯州去,魯國公早有預謀,豈能坐以待斃?

範離不曾領得聖旨,小小的錦衣衛指揮使在國公府麵前,連提鞋也不夠格的,魯國公隨便找個不敬皇族的罪名,便能置範離於死地。

思來想去,秦芬仍舊是愁腸百結,好半晌後才發現,她竟一點也沒想到自己。

若是範離英年早逝,她隻怕是再難嫁出去了。

昭貴妃那裡,與她這名分上的表妹不過是客氣,不會出麵力保她的終身幸福;到了皇帝跟前,她這小官庶女是心腹重臣瞧中的人,怎麼也不會另許他人,叫她守個望門寡還算輕的,不叫她去殉葬已是好的了。

再退一步說,範離有幸辦成了差事回來,想必身上也要多添幾道傷口,到那時,這年輕人的身子還不垮了?

秦芬內裡是個成年人,不像年輕的姑娘總想著有情飲水飽,她知道若是一個人從生龍活虎變得病歪歪的,心裡難免會激憤偏執,那樣的人實在不是良配。

秦芬將兩頭都想一遍,知道範離平安歸來才是最好的結局,她如今除了替範離求佛拜菩薩,好像什麼也做不了。

心思既亂,也理不成家事了,秦芬怕旁人看出來,乾脆對秦貞娘道頭疼,說要回去歇著,她想一想當下人是信佛的多,乾脆又再開口要了一本心經,顯得更像樣子。

秦貞娘一口應下,還體貼地道:“你自回去歇著,娘那裡我替你去說,彆的地方你也不必理會,隻是,徐姨娘那裡,可要我差人去說一聲?她聽見你告病,還不急壞了。”

依著身份算,秦貞娘這嫡女能顧念一個姨娘,已是對秦芬極大的善意,秦芬知道好歹,搖一搖頭:“隻叫桃香去說一聲我身上不爽,姨娘以為我到了每月的日子,也不會多問的。”

秦貞娘點點頭,無聲地歎口氣,待秦芬走遠了,揚聲喚了管事的婆子進來吩咐正事:

“城東遭賊了,咱們雖在城西,卻也要千萬小心,這些日子叫下頭守好門戶。再有,給柯家和方家各送一盒蘋果酥去,把這話也帶了去。”

秦貞娘管熟了家事的,這時越過楊氏拿了主意,婆子習以為常,連眉毛也沒掀一下,恭順地行個福禮,退著走了出去。

到了方家,送點心的婆子進府拜上方夫人,將平平安安的話委婉提一提,方夫人立刻點頭稱是,還封了厚厚的打賞下來。

方夫人想著,秦家傳出來的信,或許就是昭貴妃的意思,昭貴妃必然是體察上意後說出來的話,小心在意這四個字,可算是金玉良言了。

她思來想去,大兒子在惠州的書院苦讀不提,那不成器的二兒子必得拘在家中,還得把三兒子從書院傳回府,除開丈夫日日上衙,隻派一個奴仆出門買菜,一家子乾脆閉門不出才是正理。

到了柯府,事情卻又是大不一樣。

婆子拎著紅漆食盒,滿以為到了柯府會受一番招待,誰知連柯太太的麵也沒見著。

領路的丫鬟打扮還算富麗,話說得也精巧:“媽媽來得不巧,太太前兒受了暑熱,正在病中,不便見你,咱們大少奶奶倒是在院子裡,前些日子嫁妝不曾得空理,這幾日在院裡忙著收拾呢。”

送東西的婆子聽得出這話不大對味,訕笑兩聲,揀些閒話敷衍,那丫頭也沒緊追不放,一路將她送到了秦淑的院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