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準了,兩個深空探測項目同時推進】(2 / 2)

第一次發射任務是重啟“螢火一號”,第二次是發射“祝融一號”登陸火星表麵采樣,第三次是發射取樣的“祝融二號”和一枚小火箭。

而樣本返回著陸器就是第四次發射任務。

為了確保能讓天上的返回著陸器準確無誤接到火星土壤樣本,期間一定是要經過極為複雜且周末的精確計算。

隨著第四次發射的樣本返回著陸器抵達火星軌道上空並準備就緒之後,在火星表麵等待已久的小火箭點火升空,將樣本送入太空軌道,然後將樣本容器拋出。

軌道上的返回著陸器接到樣本容器之後,由外部機械臂將之推入艙內,艙內的機械臂又會把樣本容器放進著陸器內,最終關閉艙門。

這一切的操作順利完成之後,樣本返回著陸器就會踏上歸途,經過霍曼轉移軌道飛行七八個月的時間被地球引力所捕獲抵達地球上空,著陸器最終泊入大氣層,預計在北方內朦一帶著陸。

至此,終於能夠拿到夢寐以求的火星樣本,整個計劃如果最終成功將會成為世界上首個獲得火星樣本的國家。

火星上到底有什麼,是否真的有生命或者過去存在生命等猜測,屆時,科學家們研究分析過後便能夠百分之百的回答世人所關注的這個問題了。

按照材料報告上的計劃,從第一次發射任務2016年開始到第四次發射任務帶回樣本,一共需要曆時九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在2O25年才能拿到樣本,這還是在整個任務不出意外的前提下。

因為地外行星探索有發射窗口的製約,從火星到地球一個發射窗口周期大約是26個月,錯過了窗口期就要等下一個周期的到來。

末了,方鴻看完“天問:火星快遞”的任務概述,合上材料不由得說道:“確實複雜,全程都得經過周密計算,任何環節不能出錯才能最終實現把樣本帶回地球。”

不過根據該方案的四次發射計劃,即便火星樣本沒有帶回來,也不代表徹底失敗,因為四次發射相當於是四個子任務,收獲肯定是有的。

顯而易見,樣本返回計劃是意義重大的。

一旦成功不僅僅會創造一項震撼世界的成就,更重要的是,能把探測器送到火星還能把樣本返回地球,其所掌握的技術便是就意味著有能力把人類航天員送到火星並返回地球。

毫無疑問,“天問:火星快遞”任務的成功將會為之後的火星載人登陸計劃夯實技術基礎。

此刻,方鴻重新打開文件報告翻了幾頁內容瞅了眼,隨後抬眼看向虞秋:“這兩個深空探測項目怎麼沒有預算報告?”

虞秋聽到這話旋即回道:“有的,但不在這份材料裡麵。”

方鴻言簡意賅:“預算要多少?”

虞秋旋即回答:“土星探測任務的整體預算評估結果大約需要200億至220億元人民,火星探測任務的整體預算評估結果大約需要300億至350億元人民幣。”

兩個深空探測項目的總預算要500億至570億人民幣,而且風險係數都非常高,失敗了就是幾百個億打水漂。

對於國內而言沒有任何前人的經驗參考,想摸鷹醬過河人家也不讓你摸,最多就是拿已公開的一些資料做參考,如土星探測任務計劃方案就參考了“卡西尼”探測計劃。

兩個探測任務的難度和風險都是超級高,但要說最難的還不是是最遠的土星探測任務,而是火星探測任務,因為從火星帶回樣本,這一點老美都沒有做到。

方鴻把手裡的材料放一邊,思量片刻便直接拍板道:“準了,兩個深空探測項目同時推進吧。”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