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秦兩漢(二)(2 / 2)

“嘎”,真是個生動形象的字。

——

白白繼續道:“聽著離譜吧,那人聽著也覺得離譜,所以問話的人認為老婆婆在誆他,想要教訓一下這個老婆婆(雖然我不明白,人家就算撒謊何至於如此凶惡,民風一點也不淳樸),誰料老婆婆拐杖一拄,直接化成青煙消失了!這下,那人不信也得信了。”

“問話的人繼續沿著小路往前走,看到了醉倒在路邊的劉邦,他就跟劉邦說了這件事。劉邦聽了心中暗喜呀:咦,那我是不是就是赤帝化身?那我橫豎也是個神仙啊!此事一出,那些跟隨他的人對他也更忠心了。”

小酒聽完這個故事,感歎:“重瞳,大耳,古來皇帝多神異。”

白白:“史記裡麵寫劉邦的神異還不止這件事呢!還深諳正反派戲劇衝突——《高祖本紀》記載,有一日,秦始皇看到東南方向有雲氣,感到了危機。他看到的其實就是劉邦身上的雲氣,秦始皇決定東巡鎮壓劉邦。”

“劉邦隻好逃到了山中,他藏在芒碭山裡,但是他的妻子呂雉總能帶隨從找到他。劉邦問為什麼?我就藏得這麼不隱蔽嗎?結果他妻子說,我一看天就發現了你身上的雲氣。劉邦聽後竊喜,自身有大氣運呐。”

小酒:“這是藏了個寂寞啊。那最後劉邦被秦始皇抓住了嗎?”

白白一攤手:“如果抓住了,那就不會有接下來的故事了。”

——

蒙恬在原地轉了個圈,儘力往四個方位的天邊望去。

天氣晴好,碧空湛藍得猶如湖水倒懸,目之所及之處雖有一些雲朵,但他無論如何也分辨不出雲氣。

他已經吩咐兵卒全國搜查,好比大海撈針,劉邦要有腦子估計早已逃跑。如果陛下能夠看到雲氣,那可省了不少事:“能勞煩陛下直接告訴臣方位嗎?

蒙恬渴望的眼神瞅著嬴政,他看的不是陛下,而是個精準定位儀。

嬴政板著一張臉看著他,眼神中透出罵人的衝動:“……”

要不是看你是我親信的武將,我都要上腳踹你了!

你不是熟讀兵書謀略,怎麼今天這般憨?

蒙恬撓撓頭:“?”

這概因在蒙恬心中,陛下的形象太過高大神化、無所不能。

所以仙人說陛下能望氣,他想也沒想就信了。

——

小酒:“不是說史官職業道德必須真實記載嗎?怎麼感覺司馬遷在吹漢高祖馬屁?”

白白:“唉,這寫的是史記嗎?都是人情世故,職業前途。司馬遷就是西漢之人,離漢高祖劉邦時期不過七八十年,漢高祖可是當時他頂頭老大的祖宗!”

小酒:“還連帶編排我始皇大大。”

白白:“說到底還是秦始皇死太早,繼承人也不行,所以曆史任由彆人書寫。像西漢出了好幾代明君,就算中間被崴了一下腰,也有位麵之子劉秀又給東漢續了幾百年的命。”

——

已經消化完秦朝命運的嬴政深深歎了口氣,這口氣好像把他每日都在煎熬束縛的內心一同給揉吧揉吧鬆綁了。

得知自己的死訊,在最開始的頭腦風暴之後,嬴政反而鎮定下來。大秦猶如一艘大船,皇帝是掌舵人,但掌舵人是第一次駕駛這艘大船,父輩沒有經驗可以傳授,其他船隊有經驗的水手即使失業也不願意為自家船隊效力!掌舵人日常擔憂自己的決策是否正確。

但聽酒仙人的語氣,似乎認為自己是個英明皇帝。

既然故事進行到這裡,他都已經死了,嬴政聽著仙人講故事,心態也放飛了。

他歎氣是因為羨慕。

西漢,東漢,四百年!枉他當初還以為大秦會超過周朝的八百年,他羨慕得眼睛都紅了。

真的眼紅啊,這些明君要是自己子孫該多好!

他又回頭看了看自己的大兒子,次子,三子,還有在後麵的小蘿卜頭們,冷哼了一聲。

不孝子,就沒有一個出挑的嗎?就不能學學東漢拯救大秦於危難之中。

這讓他深深地懷疑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

白白:“史記的研究學家說,其實司馬遷在造勢,同時也在諷刺。因為在這兩個故事的描述最後,都寫了劉邦為此沾沾自喜,一點兒也不夠男主氣質,這兩個傳說可能都是劉邦的公關手段。醉酒斬白蛇,他也沒有喝醉。逃命路上還喝醉,這是不要命了。”

小酒:“所以他是裝醉的?”

白白:“那誰知道呢。無獨有偶的是,劉邦和酒的故事淵源不止這一起,還有一個關乎他性命的酒局,他人生中數一數二的大危機,大家九年義務課本中熟讀並背誦全文的故事……你應該知道我說的是什麼了吧?”

小酒秒答:“鴻門宴?”

白白酒盞一嗑桌子,說書醒木重出江湖:“對,就是楚漢相爭的鴻門宴!”

都說到漢朝了,她從酒架上取下一瓶漢武帝嗜好的蘭生酒,即百花酒。

她自己斟了一口,芬香撲鼻,一飲而儘,瀟灑道:“楚漢酒局談大事,吾等喝酒聊八卦。”

“我作為曆史半吊子,為什麼想說中國酒文化呢?因為酒的起源早到可以作為中國曆史長河相生相伴的一部分,酒啊,能起鴻門宴,也能杯酒釋兵權。”

“一杯酒,能引起戰爭,也能談下和平!”

“當我詳細了解之後,我更想給鴻門宴取名為《二五仔坑老板指南》。”

小酒搖頭:“你這個不夠震驚體,應該叫——#驚!我和宿敵陣營中混入了兩個二五仔!#”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