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繞回上麵的傳說,傳說範增他也能看到雲氣,他看到了劉邦身上的雲氣,認為這個人將來會是巨大的威脅,所以決定先下手為強。”
小酒吐槽:“謔,人人都能觀氣。彆吊胃口了,鴻門宴這場酒局裡的兩個二五仔到底是誰呢?”
白白:“先說劉邦陣營的二五仔——左司馬曹無傷。”
“從背景來看,當時項羽奔向鹹陽,派英布攻下函穀關後駐紮在驪山腳下的戲水西岸,距離劉邦霸上大營四十裡。很巧的是,劉邦竟然不知道項羽大軍開來——雖然很神奇,但他好像真的不知道。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消息靈通,立刻送信給項羽,信中寫道,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儘有之。項羽大怒,說,明日且讓士卒們飽餐一頓,直接滅了劉邦!”
“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拓展,說一下鴻門宴之前的楚漢相爭局勢了。”
“六國複辟,反秦勢力互相聯係,結成了反秦同盟。立下懷王之約——誰先進鹹陽,誰就是關中王!”
“‘先入關中者王之’,當時這個口號不停傳播,不僅限於懷王勢力,漸漸地,天下的反秦隊伍都認可了這個條約。誰先進鹹陽,誰就能收下故秦之地!”
“所以,趙高驟然發難拿下秦二世胡亥的人頭,也是‘欲王關中’。”
“唉,趙、李矯詔殺扶蘇,隨後趙高陷害李斯,又斬胡亥,五天後就被子嬰所殺,殺成貪吃蛇,像個套娃。哈,也不知道他哪來的自信,也覺得自己能分一杯羹?”
“亂世,真的不是有腦子就能玩得轉的,你就算有一手好牌,也要人家願意給你上牌桌的機會。所以子嬰看清自己的籌碼,在劉邦率兵而來時,率眾出城而降,本來應該是個明智的選擇。”
她歎了口氣:“就像範增認為劉邦是個危險對手時說的那樣,沛公這個人在進關中之前是又貪財又好色,結果一進關中,竟然不貪圖秦朝的財寶,他是在收買人心。但無論如何,劉邦進城沒有擾亂鹹陽城的治安,完成了一次安穩的政權交接,對於百姓是幸事。”
“劉邦能咬下這一塊肥肉,自然也是狂喜,但樊噲勸他說現在不到時機,我們的兵力、名聲坐不穩這關中王的寶座,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打不過項羽的大軍啊!劉邦不斷的勸說下生悶氣,終於在張良的勸說下,決定退出鹹陽,還軍霸上。”
“劉邦很欣賞子嬰。這裡解釋一下,子嬰,就是秦三世。大家都說秦二世而亡,實際上是因為趙高廢了帝製,等到子嬰即位,就隻是個秦王了。”
小酒:“誒,胡亥不是秦朝最後一個皇帝啊?”
白白強調:“胡亥是最後一個皇帝,但不是最後一個秦王,懂?”
“不要以為他是個昏庸的亡國之君,他和被甩鍋的北齊幼主高恒不同,胡亥被趙高殺死,二世兄之子即位,上位五天就殺了趙高,魄力可見一斑。”
“所以即使子嬰是老秦家的,劉邦也想讓子嬰當丞相。”
小酒:“真的這麼牛?嘶,此子恐怖如斯!”
白白:“可能他這人設太好了,電視劇中經常是溫文爾雅、少年意氣的白月光。秦朝滅亡又不是他的鍋,而且獻降是無力回天,希望讓秦朝政權能完成順利過渡。”
——
秦朝,無力回天。
這幾個大字在仙人口中輕飄飄的,每個字卻重若千鈞,壓在大秦君臣身上。
“來人!”嬴政語氣冰冷堪比冰川,墨瞳好似孕育著風暴,喚人來,“將趙高、李斯壓入牢中,等我處置!”
李斯顫抖地匍匐下身子:“陛下!一定是有誤會!微臣忠心耿耿!趙、李,不一定是我!”
大臣們:我們這兒可沒有其他姓李的重臣!
都說了是矯詔殺扶蘇,他們立刻聯想起鮑魚覆體,秘不發喪。
感情你老小子等在這兒呢!
相比起李斯,趙高癱坐在地如同一團爛泥。大勢已去,他都被點名道姓了,沒有翻身的可能,他更清醒,也更痛苦。
臣子們先是慌亂,不過好在剛統一六國不久,立足於朝堂之上的這批臣子全見過大世麵,慌是慌,倒也沒那麼慌。
他們開始想對策,但不期然,竟然見到一條蜿蜒的血跡從嬴政唇角留下。
他們這下是真慌了:“陛下!”
扶蘇扶住他父皇,眼中滿含擔憂,其他孩子們也都簇擁而上。
嬴政側頭,看著這個牢牢撐住他的肩膀,自己從小寄予厚望的長子:“……”
溫文爾雅的長子,現在還沒有長成到他希望的合格儲君的模樣,胡亥更是小屁孩一個,再多心思手段也隻花在爭寵上,掀不起什麼風浪。
所以,為什麼秦二世會是胡亥?
他瞥了一眼湊過來小小一隻的胡亥。
因為胡亥活潑,對他親昵,他是有幾分偏寵,但一看到他就滿腦子想到那句“秦二世而亡”,嬴政當即挪開眼睛。
傷眼,腦袋疼。
還是看大兒子洗洗眼。
可惡,將來到底發生了什麼?!
胡亥神色惶惶,不知道該高興還是憤怒,脊背發涼,遠遠避開趙高繞著來到父皇身邊,害怕地依偎著。
他不是三歲小孩了,聽懂一些事情,他最喜歡的趙高竟然未來會殺他!
扶蘇對上父皇恨鐵不成鋼的譴責眼光,也在心裡苦笑:父皇果然還是對我不滿意,竟選了十八弟。
大臣們驚慌失措,嬴政擺擺手:“無礙。”他其實隻是牙齒咬得太用力,咬破了嘴唇還無知無覺。
“朕沒有這麼弱,不至於因聽聞未來之事,氣急攻心吐血。”現在一切尚早,一切都還來得及挽救,他的眼神中滿是對未來的野心和野望。
嗯,兒子都不成器的話,孫子似乎也可以……
有成年的公子眼神閃爍:我的老婆/滕妾是不是懷孕了?這一胎要是生了個兒子,定叫子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