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劉邦,屬實是腦洞大開,又十分具有實踐性。
最後還是嬴政一錘定音:“這些,都做!”
“是!”
他們穩住了,國內的六國殘餘勢力也沒有什麼太大辦法鬨起大波瀾。
蔭蔽的茅屋內,方寸之地,擠下了數十人,這些六國之人聽著天音,心中更為彷徨。
“難道我們要這麼一直藏頭漏尾下去?”
“就算六國真的未來複辟,也沒過多久就是漢家天下,我們所作所為真的有意義嗎?”
張良環視眾人,隻覺得這一屋子人的心氣都散了。
他歎了口氣,製定了戰略方針,為今之計,隻有一個字——苟。
苟一苟,活到九十九,苟一苟,說不定他就遇到了自己未來的主公劉邦了呢?
此時的張良沒有想到,這世上還有幾十個對他和藹可親的未來主公“劉邦”,正等著他上鉤。
——
“酒泉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這首來自李白誦酒的詩,實則講述了酒泉的特彆。”
“漢高祖劉邦下的禁酒令十分嚴苛,三個人及以上無故一起飲酒就要受罰,但可以看到,漢武帝時已經不是如此談酒色變。”
“2008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北郊發現了一件西漢早期的墓葬,在出土的一件青銅盅內,得到了大量液體,經過檢測竟是25斤的漢代美酒,同樣在湖北省荊州市在文帝時期下葬的墓葬中,也發現了大量酒器,說明漢文帝在位期間,禁酒已沒有他爹那會兒嚴苛了。在陝西,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京師倉遺址,經測量長度超過一千米,寬度達五千米,可以容納超過六百萬石的糧食,足可供應關中二十年之久,作為漢代中期最大糧倉。”
“社會經濟繁榮發達,家有餘糧,安居樂業,都是因為文帝經濟改革成功。之前的百姓餓怕了,他們是最樸實的,誰讓他們不餓肚子,他們就擁戴誰。自此,天下百姓無比擁戴漢王朝。”
小酒:“我知道那個,就是,緹縈救父?”
白白:“對,文帝廢除了肉刑。”
小酒:“那如果是個壞蛋,不受肉刑真是便宜了他。”
白白:“也不是減輕刑法,肉刑沒了,這人要是犯重罪,腦袋掉了碗大個疤,親,這邊建議直接死刑哦!”
小酒:“……”
白白:“漢景帝他老爹漢文帝給他留下了怎樣的財富呢?那時候據說民間商賈巨富,連皇帝皇後的衣著都比不上商賈家的婢女——當然,在後來漢武帝收緊鹽鐵酒官營以及偷稅揭發抄家政策之後,許多巨富都拿來填軍費了。”
“漢景帝時期經曆七國之亂,平定了同姓王,也至少解決了漢王朝內憂外患的‘內憂’,令軟刀子削藩,溫和解除分封製的推恩令得以順利實施,也讓漢武帝可以把戰略眼光投向遙遠的西域。”
——
嬴政:……朕,酸了。
早死的老爹啊,你看看人家的爹。
仙人對文景之治的描述使得大臣們產生無限憧憬:“家有餘糧,安居樂業,隻要我大秦能夠做到,天下百姓也會無比擁戴秦國,不再以六國遺民身份自居,不再懷念舊主。”
比較接近基層民生的大臣道:“百姓黔首都很實在的,誰能讓他們不餓肚子,有衣裳穿,誰就是好國君,他們懷念舊主,無非是覺得以前日子更好過罷了。”
也有人反駁:“六國戰俘和黔首怎麼能和老秦人相比?難道要讓他們享用我們忠心耿耿老秦人一樣的權利?隻怕到時候,喂出一群白眼狼!”
“什麼都學隻會害了你!”
這便是大秦根深蒂固的秦民大於六國遺民的階級製度了。
高高在上的皇帝,已經在思考,是否要做出改變。
老大臣摸摸胡子:“這個推恩令,感覺值得一學。”
“若真有用,勉強立個韓王、趙王做做場麵也不是不行,反正都是要削的。”
“但是仙人隻順帶一提,好似是那時候凡人人儘皆知的一件事。”
仙人啊仙人,能不能展開講講?
可惜他抓耳撓腮,他的想法也無法傳到仙人耳中。
放現代,那就是看視頻不能發評論和彈幕!
這是何等人間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