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隋唐五代傳(七)(2 / 2)

李白給這老頭斟酒:“喲,你還好意思說我狂?年紀這麼大喝酒這麼凶,罵人還這麼中氣十足,也是我這輩子頭一回見識了。”

老者歎了一口氣:“過年後,我要準備回鄉了。我最近總有種預感,要落葉歸根,從仙人之言來說,我這輩子

確實也就到頭了,至少八十五了,不虧,不虧啊。”

他又“噸噸噸”,“提壺”灌頂,一點兒看不出來是個高齡老人的酒量,用賀知章自己的話就是:“趁著沒多少時間,當然愛怎麼喝就怎麼喝,喝個夠本咯,免得下去遺憾。”

而皇宮內,李隆基蹙著眉頭。

“李白這家夥,確實四處得罪人。”

每天跟要做任務似的,四處轉悠隨機抽取幸運兒碰一碰開嘲諷,總有人告狀到他這裡來。

這人啊,真是不適應皇宮生活。

所以李隆基縱然不舍,也已經在考慮遣返這位大才子了。

“等收拾完叛賊吧……”

李隆基最近胡子都被愁禿了,他當時一聽說這個爆炸消息一蹦三尺高,差點兒被龍袍絆倒,然後就陷入了焦慮,一天三遍拜仙人的神龕,謝過仙人保佑。

臥榻之畔豈容他人酣睡?哪個皇帝能睡得安穩啊!

“就是……”這位幾十年大權在握的皇帝難得反思,暗自嘀咕,“朕可是功在社稷誒……有那麼差勁嗎?”

——

白白:“‘黃酒’是達官貴人的寵兒,‘米酒’是小資百姓的首選,‘綠酒’是貧窮大眾的生活情調,”“除了釀酒之外,大唐人還喝泡酒,膽子有多大,腦洞就有多大,萬物皆可泡酒。”

“按照酒裡麵泡的東西,一般分成兩種,一種是素酒,泡的是中草藥或者調料、香料,比方說生薑、茱萸、花椒、黨參、枸杞等,這種‘素酒’和《西遊記》裡唐僧喝的素酒可不一樣。畢竟佛門戒酒,常見的酒就是米酒啊,佛門也戒這種酒的,所謂素酒,不是說食材不見葷腥,而是勸酒人,比如女兒國國王說,唐長老,我這是素酒,所以您喝了不犯戒律的,不用擔心~

小酒震驚:“說一句就行了?那嘴是開光了嗎?”

白白:“……因為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

“所以說,唐朝和尚也能喝酒,都是如此操作的。酒水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嘛!”

“另一種泡酒是葷的,裡邊直接放各種動物部位,比方說蛇膽、虎骨等泡酒,主打的就是一個野生霸氣,用的材料越猛,好像藥效就越猛似的,養生、健康是永遠的主旋律。有條件的人生病之後就猛灌藥酒,那個時候的醫生要是不會自己泡點藥酒的話,都不能出來混飯吃。孫思邈的《千金方》之中,就收錄了幾十種藥酒的配方。”

“而風靡唐宋,從高端酒會飲品走入尋常百姓家的屠蘇酒就是一款防疫藥酒。相傳,屠蘇酒是漢末名醫華佗發明的,有幾種不同的解釋,一是認為釀製地點‘草庵’又名屠蘇,二是說屠蘇指一種闊葉草。屠蘇酒名字隻有一個,但是它的配方可以有無數種,大家可以自行DIY基礎款就是大黃、烏頭等中藥浸泡在酒中製成,烏頭可是有毒的!沒幾年醫學功底都不好炮製這些藥材!”

“而且哈,中藥材中有不少都是有毒的,可謂什麼亂七八糟的離譜東西都能入藥……啊,也不知古代屠蘇酒實驗過程中有多少自製藥酒事故。”

“所以不難想象,這種東西的原版配方就淘汰了,也就失傳了。藥酒不是能亂補的,藥性凶猛,但是那個時候大家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隻會覺得大補。”

“說到唐朝的養生藥酒,不得不提一款大唐特色——鬆樹酒。唐朝人認為鬆樹就品格高尚,壽命久長,簡直就是延年益壽之佳品,喝了這種酒,不但漲了壽命,還能洗滌人的靈魂,提升道德修養,成為十大感動大唐好青年!因此鬆樹在大唐釀酒師眼中簡直渾身都是寶,鬆花、鬆枝、鬆油都可以成為原材料。白居易久病,說自己血凝筋滯不調柔,靠在枕頭上還寫下一首詩表示自己空腹喝鬆花酒養生呢!”

“除了大唐本土創造,因為外來文化包容並蓄,開放與外界通商,洋酒當然也是少不了的。比方說,你聽過鱷魚皮做的包,你聽過鱷魚皮釀的酒嗎?”

——

虎牢關。

滿身戎甲的李世民皺著眉頭:鱷魚,那是什麼東西?

魚皮來泡酒?不腥嗎?

但是轉念一想,蛇皮都能泡酒了,魚皮也不奇怪。

要不下次自己試一試?

這位好奇心重,會自己琢磨搗鼓釀酒的秦王如實想到。

不管了,不能再被天幕吸引,大戰緊迫在即。

而他的伏擊戰略,成敗在此一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