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翁”有些懊悔,有些動搖:我大好的退休歸隱時光啊!
年輕,有才,退休,歸隱。
多少人羨慕不來的“江湖散人”生活。
仙人說了又說,礦石彆瞎煉丹,同理,礦石也彆瞎釀酒,這石灰,也是礦石中出來的,我怎麼沒想到呢……
天幕上,聽了小酒的疑惑,白白笑了:“和那些礦石的成分不同,石灰富含鈣離子,你知不知道有個營養品的離譜廣告說石灰劑能補鈣呢!石灰劑至少沒有吃出過問題,理論上來說還真能補鈣,就是吸收率低了些。大唐人的石灰酒也正常喝,沒出過什麼毛病,活了50多歲,達到大唐平均壽命的甫裡先生陸龜蒙對石灰殺菌法大為推崇,在詩中說,這種酒喝起來就像去年剛釀出來的時候一樣新鮮。”
“漁翁”陸龜蒙狠狠鬆了一口氣,又開始泛起小舟,小舟上掛著篷席,擺著書卷和茶灶、筆床、釣具。
遠遠從山上望去,水天一色間門,三萬六千頃的太湖裡隻有一片小舟作畫中遊。
寒暑適可,天色空濛,陸龜蒙沒什麼彆的期許,可要養好身體,再多活些年月。
——
小酒:“原來這麼早就使用石灰,可惜唐朝人用來當藥材了,要是能用來築城牆,混凝土抹得鋥光瓦亮,防禦力霸絕無雙,沒有大炮都打不破!”
“高築牆,廣積糧,人生在世,唯苟而已,讓你剛才說的丟下皇都跑路的皇帝,造他一個超級無敵巨無霸烏龜殼!”
白白搖頭:“吃的難道就隻能用來吃嗎?就像牙膏不隻能用來刷牙一樣,格局大一點啦,不要小瞧古人創造性,古人可是能研究出用糯米修路的方法!很早以前,人們
就會利用石灰築路築牆了,但當時為了更牢固,需要加入糯米漿,這就是古代版水泥,那多貴呀!官道和重要城市的城牆才能使用,因此才有了‘一寸路來一寸金’的說法。”()
古人研究原材料石灰,完全可以獨立充當混凝劑用,但實際上大多隻當成助凝劑熟石灰,就是受困於技術,因為隻有在高溫條件下,石灰岩裡的鈣才能和黏土裡的矽形成矽酸鈣。長時間門保持一千五百度的燒製石灰,在唐宋時期技術艱難,或可實現,但是耗費高昂。
?想看茗色寫的《秦皇漢武都對我“真香”了[曆史直播]》第 42 章 隋唐五代傳(十三)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而且與火山灰相似的輔料也難得,研磨粉末技術也很難研磨到極細粉末狀態,最重要的是唐宋沒有高科技脫水防潮保存工藝。”
這麼難!
連仙人都說唐朝夠嗆,唐朝的將作大匠被潑了一盆涼水。
但又留有希望:我大唐或許能實現?
但是,我們先要解決一、二……嗯,好幾個問題。
一千五百度是什麼火候?這也沒法比對,看仙人這度量衡也與眾不同。
黏土是要哪裡的土?土也有很多種,製陶的陶粘土,製瓷的高嶺土。矽?哪種土裡會有這一個“矽”?
開采煆燒石灰岩,普通的石灰不難,但仙人之透露的意思是將二者高溫煆燒,這高溫想必奇高。
專業所致,專業匠人看著天幕就開始頭腦風暴。
仙人說得淺顯易懂,對於專業人士完全不難理解。商周已有蛤蜊殼燒製的“蜃灰”,西漢已有石灰、粘土、沙子兌水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用來建築的大夏“統萬城”可百年不敗,當然都比不上糯米灰漿——貴族陵寢、修橋建廟的常客,除了貴,沒有彆的缺點。
有個對燒窯略有了解的匠人明白,燒窯以炭火,有極限溫度。
尤其是柴火,精準控溫才能得完美瓷器。那溫度必然是達不到的。
突然,他聯想到一個燃料,煤!
最近民間門鐵器大爆發還不是這些灰撲撲的小東西?
彆說小小石灰,鐵都給你燒成繞指水!
匠人想明白後,雙目四□□光,猶如夜間門探照燈,在天色沉沉的下班時間門直接騷擾上司去。
就差最後一哆嗦了,老板,求撥款!
又是一個要耗費財力的研究,他麻溜上報。
少府監的官員抹了一把困倦的臉:“有你這樣的下屬,是我的福分。”
翌日,朝廷下達命令飛快,隻有一個熟悉的主旨——
“要要要!”
“造造造!”
皇帝初心不改,畢竟“防禦力霸絕無雙”誰不眼饞?
幸虧大唐從貧窮的開國局麵,經營了多年有了錢,也能賺錢。
管國家錢袋子的“吝嗇鬼”算了一筆賬,石灰、黏土、火山灰,無論如何成本都比糯米便宜。
“高築牆,廣積糧……”臣子反複咀嚼這句話越有味道,這很符合我們大唐發展情況嘛!
天音似乎還在為他們鼓勁:“但是古人的智慧數百年後仍令人震撼不已,混凝土未必就比古代版水泥堅固。”
“在三合土基礎上升級的糯米灰漿版本,令大唐修建的泉州古塔抗住7.5級地震,令牢不可破的墓室在鋼筋鐵鏟考古挖掘現場無法撼動。”
“糯米灰漿建築造就了世上的奇跡,它讓南北隋唐以來輝煌驚豔的建築,屹立至今,為世界所讚歎。數千年來,唐磚宋瓦雕梁畫棟,沉默地衝刷著曆史的風風雨雨,猶如錚錚鐵骨,撐起中華文明的脊梁!”
一股熱意湧上匠人的心頭。
就在此時,朝廷一個消息下來,猶如水入油鍋,相當炸裂,長安城頂尖將作匠人都沸騰了!
他們摩拳擦掌:石灰,我們熟悉啊!
比起硝石火藥來說,那可太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