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隋唐五代傳(十六)(2 / 2)

大臣們表麵:好好好,我們信。

心裡:這多糟心啊!看給皇上氣得……

朱元璋目含威儀,雙眸湛湛:“明代末年,天啟末年!真真兒‘孝’死我了。”

仙人也不說這“孝子賢孫”是哪一脈的?

“上天”的皇帝沒有一個能夠躲過劇透,中華上下兩千年的帝王腦波共鳴:“打不了龜孫兒還打不到他祖宗了?”

——

“古代‘鬱金香’不是‘鬱金香’。”小酒漲知識了,“屬實是沒想到。”

白白:“醉吟先生白居易詩中有雲,綠蕙蘭花的馥鬱香味還要給桂花釀香氣讓道。白居易的頭號粉絲,同樣給自己號醉吟先生的皮日休,也是獨愛那一口酒精加熱揮發的風情。”

“皮日休他的鼎不是用來烹飪的,就是用來煮濁醪的。早上像個樵夫砍柴火,回來煮酒後酣飲一番,醺然欲醉,半睡半醒,從樵夫化身風花雪月的讀書人,佐以彈琴讀書,巴適得很!”

“比大火煮酒更適合長期保存酒的方法,那就是低溫慢烤了,很簡單,和罐頭異曲同工,但是先需要把酒壇密封好,然後在火中慢慢烤,因為火烤,所以也叫做燒酒。”

“這種燒酒,其實是烤酒,燒烤的烤,在現代釀酒不多見,但是日本生產清酒仍有類似流程。白居易詩中就描繪了一口荔枝一口燒酒的絕美滋味,新熟雞冠色的荔枝配上新開封香氣誘人的琥珀色燒酒,神仙來了也不換!對,又是白居易,這位同樣將酒精作為靈感繆斯的詩人認為‘酒狂又引詩魔發’,寫了許多勸酒詩:朋友啊朋友,不如來飲酒!”

“不少詩人成為燒酒的擁躉,雍陶因為迷戀上成都的燒酒,甚至不想入長安。像宋代張耒有講究,經他研究,初夏就應該喝燒酒!宋代的歐陽修更是打了一壺赤紅的燒酒,味美誘人,與霜紅的生魚膾相映成趣,一口燒酒一口生魚片,嗯,冰冷的酒水在口中猶如火線,冰與火的迸發,妙不可言。”

小酒吧嗒了下嘴巴:“你越說我越饞,那你準備了生魚片和荔枝了沒有?”

白白:“你猜?”

小酒:“我猜……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讓我們歡迎……”

“當當當當……”激情澎湃的人聲伴奏之後,無事發生,小酒的表情從期待逐漸變為麻木。

白白微笑,用播音腔:“親愛的觀眾朋友們,以上就是唐朝釀酒方法的全部內容,今天的唐朝酒文化就播放到這裡,接下來為您預告的是——”

“焦點人物訪談:機智過人宋太.祖,一杯酒阻止的流血事件——杯酒釋兵權。”

“對此我們采訪的趙先生有話要說:我,老趙,比起劉邦、曹操、朱元璋那些用完就扔的負心漢,今日叫你小甜甜,明日提起褲子不認人的渣男,是一個多麼有情有義的開國皇帝!”

劉邦、曹操、朱元璋:“……”

又來了,又來了,她帶著熟悉的拉踩走來了。

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割據天下四大梟雄朱溫、李克用、楊行密、王建,都是武德充沛的將領,各自屯兵,互相警惕,結果聽天上仙人聊著聊著,發覺事情不對頭。

明明都是造反起義的故事,我卻沒有姓名。

趙匡胤,是哪個無名小子?

五代造反先鋒大驚:怎麼被他最後摘桃子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