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等小林的劇播了再投,效果更佳。”
“小林:行業明燈本人。”
……
新劇本林濟打算寫成單元探案劇的模式,幾集一個案件,這樣寫起來比較順暢,案情的節奏也比較明朗。
他暫時沒想好把案情設在古代還是現代,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案情的脈絡,得把一個案子從頭到尾順下來,再去考慮背景設置。
資料查得足夠滿,林濟腦袋裡裝滿了各式各樣詭異的案件,到寫這個劇本的時候,他覺得自家書房有些小了,他家書房是按照他的創作順序排列的,最早的是《代號11》相關的書籍和資料,《後宮》和《靜梧傳》的資料不算特彆多,《淬火》他找來的資料有這兩部劇的兩倍還要多,而到了新劇……
等他以後的作品越來越多,他恐怕要買棟樓來裝自己的書。
動筆之前,林濟覺得這個題材不算太難寫,可真正動筆之後,他發現,難點在於思維的連貫性。
什麼時候寫完一個案子最為順暢——從案件開頭一口氣寫到結尾的時候。
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思維不能受任何打擾,必須處於最活躍的狀態。
案件如何設計,他做了很多很詳細的籌劃,可真正寫起來之後他發現,有趣是很難的,不管他怎麼寫,他總有種內容乾巴巴的感覺,或許這是編劇和作家的區分。
每寫一個案件,林濟都覺得自己的腦細胞由充實變得乾癟。
寫這個劇本滿一個月,林濟修改了不下十遍,他之前的劇本,哪怕是專業性偏強的《淬火》,都從未有過這麼多遍的修改。
“馬鑫,來替我看看。”
馬鑫從隔壁房間進來,盯著劇本看了半天:“我覺得挺好的。”
“真的?”
“真的。”馬鑫篤定道,“我看過不少偵探小說,這個本子……我從沒有看過。”
屬於他讀小說的時候想撬開作者腦門,看看其中是什麼構造的範疇。
林濟糾結了片刻,自己把案件從頭讀到尾。
他皺著眉頭分析了一陣,邏輯上是沒有問題的,他唯一擔心的是,這個案件設計會不會太晦澀了?
不過林濟畢竟創作多年,劇本寫得怎麼樣,他心中大抵是有數的,確實,因為懸疑探案這個領域湧現出的天才作者實在太多,很多作者的影響力是世界級的,即便林濟在編劇圈內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他遠遠無法和那些出色的作者比肩。
甚至可以說,熱門的探案劇集中,大半都有著經典懸疑作品的影子,比如暴雪山莊模式、暗號推理模式、密室殺人模式……後人之所以覺得懸疑探案類作品套路化,是因為這些前人已經想儘了人類大腦所能想到的軌跡,除非人類開創出新的生活領域。
林濟不久之前讀的一本偵探小說,案件的背景就發生在火星上,有人殺人,還有機器人殺人。
拚儘全力折騰完第一個案件後,再寫第二個案件,林濟手是順了些,卻覺得自己的大腦越來越枯竭了。
他感覺自己就像一隻抓耳撓腮卻逐漸絕望的猴,看自己創作的東西就像看小醜。
林濟決定緩一緩,反正現在沒有人逼著他交稿。
各大衛視確實有意爭取這個新劇本,不過林濟給的回應是,他本人對這個劇本把握並不是很大,換而言之,這部劇未必會有前幾部劇的高收視率。
然而,衛視方麵壓根沒把這話放在心上。
懸疑探案這個題材不好寫,各大衛視自然清楚,就以梧桐衛視而言,過去有幾年,懸疑探案曾經是梧桐衛視的當家題材,可這並沒有助力梧桐衛視成為一線衛視,加上這一題材吃腦洞,出精品的幾率低,擅長這一題材的編劇逐漸淡出一線之後,梧桐衛視再也拿不出幾部精品,懸疑探案這一招牌題材自然逐漸被冷落了。
但衛視考慮的不全是收視率,而是和林濟合作的重要機會。
林濟目前的五部劇部部都爆,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正常編劇能爆兩部就不錯了,換而言之,就算林濟新劇撲街,他依然是這個行業裡最頂級的編劇,衛視方麵根本找不出他的替代品。
何況眾所周知,林濟本人對他的創作是相當謙虛的,他所謂的沒有把握,不代表劇本一定就差。
雖然他diss對手的時候會把收視數字掛在嘴邊,可除了收視外,劇評人和觀眾給予的建議,他基本都能聽進去,劇集拍攝過程中,林濟也不是那種不肯動劇本的編劇,如果修改能讓拍攝效果更好的話,林濟本人甚至會主動修改劇本。
林濟的性格章力純、華泰和楚天舟這一圈衛視總監都很了解,彆的不說,林濟在導演圈子和演員圈子的風評都很好,就意味著他絕對不是那種難相處的編劇。
電視劇圈子裡,張揚跋扈的編劇絕對不在少數,彆說林濟這種一部接一部出爆劇的編劇,就算是實績不如他的編劇,在劇組也是被眾人捧著的,有時候連導演的風頭都能蓋過去。
而林濟合作過的導演,從《悄悄戀著你》的田堯到《淬火》的謝翱,一提起他,個個都說想和他再合作一次。,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