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小林新劇是懸疑探案?!!!”
“編劇論壇放出的消息, ’大公雞’是林濟本人是實錘,他這麼說恐怕不會有錯。”
“本懸疑探案愛好者狂喜!!好看的懸疑劇實在太少了,小林真懂我心意。”
“+1,感覺這兩年看劇就指著小林了, 感恩, 小林真的好高產, 永動機那一級彆的。”
《淬火》完結沒過去太久,可業內和劇迷們的視線又一次盯緊了林濟。
《淬火》在林濟的創作中收視率僅排第三, 卻依舊毫無意外地拿下了年冠——6.21%的收視率,是令其他衛視仰望的數字。
而各家衛視也逐漸摸清了邀請林濟的效果——要麼就是《後宮》《靜梧傳》這樣的超高收視率,要麼就是《代號11》《淬火》這樣拿獎拿到手軟。
“關鍵人家一邊有獎一邊拿年冠好嗎?”
“不要說得《淬火》和《代號11》收視率不行的樣子,這兩部劇的收視率明明也超強。”
“不過懸疑探案題材嘛,感覺收視率和獎項都有點危, 就看林濟打算怎麼寫了。”
劇迷們把目前有口碑的懸疑探案劇翻出來研究了一通,近幾年的懸疑探案題材確實偏少,現代劇多, 但真正稱得上爆過的,還是早年間編劇們寫的古裝探案題材。
這一點很好理解,古裝破案一般帶毒, 還有隱瞞身份、習武、官場以及武林等種種元素,檢測技術又不發達,全靠偵探一人的神機妙算,而現代破案劇注重的是場景的設計, 包括技術手段的使用, 神神叨叨的情節一般不會出現在劇情中,更近乎於職場劇。
職場劇本身不好寫,而又要顧及職場, 又要將案情描寫得精彩卓絕,這很考驗編劇的功底。
林濟清楚這劇難寫,所以確定自己要寫的題材之後,他立刻開始著手查資料了,不僅限於國內外各種大案秘案的文件,還包括視頻影像資料。
懸疑探案劇的吸引力在於,一看根本停不下來。
他經常看著看著忍不住提醒自己是在查資料,可過一會兒依舊擺爛,繼續沉浸在劇情當中。
林濟小時候就對這些案件很感興趣,什麼開膛手傑克,黑色大麗花案,某港的雨夜屠夫、人肉叉燒包……不過相比現實的案件,偵探小說家們創造的角色顯然更為迷人,林濟手頭堆滿了偵探小說,有些作家擅長剖析場景,而有些作家則著眼於對人性的洞察,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常常會掉進這些創作者製造的陷阱。
“確實有意思。”
林濟一邊發出讚歎,一邊抽出一張A3紙,開始分析剛剛這部偵探小說的脈絡,他平時的筆記本不夠他畫,隻能用張大紙來寫。
作為編劇,林濟讀書的時候會著重於某些字眼,他對作家的措辭很敏感,所以雖然作家的創作是一條脈絡順下來的,看似對所有信息一視同仁,林濟依舊能看出他隱藏於其中的真相。
馬鑫則看著林濟畫的一條長線發呆。
林濟打算創作一部懸疑探案劇,這段時間可謂偵探附體,滿腦子各種案件。
馬鑫隻能說,這種題材屬於普通編劇不敢輕易嘗試的,他們讀書的時候老師也不會教,還得看編劇自身的閱曆和積累。
編一個故事容易,但是把故事編得精彩絕倫難度就太高了。
最近這陣子,他和林濟一起讀了不少偵探小說,馬鑫越讀越覺得,這類題材他這輩子大概都不會去嘗試,不過林濟倒是全程精神飽滿——這人一旦投入創作就是這樣,馬鑫已經漸漸習慣了。
不過他的觀點和編劇論壇的壇友相似,這類題材不好寫,想寫好更難,林濟或許有《後宮》《靜梧傳》這幾部劇的創作經驗,卻不代表他嘗試探案類題材也能成功。
但看著林濟投入專注到近乎亢奮的模樣,馬鑫又覺得,不好寫這個詞或許適用於普通編劇,但林濟屬於超常規的範疇。
……
“……話說,林濟新劇不是要寫懸疑探案嗎?青藍衛視立刻跳出來說他們最近在主推這個題材,我快被笑死了。”
“什麼主推,一部劇都沒有的主推嗎?不得不說,華泰入主電視劇部門後,青藍衛視這個節操是越放越低了。”
“如果沒節操能換10%的收視率的話,我相信絕大多數衛視都會換的,看現在多少衛視宣布自己對懸疑探案有興趣?”
“那可太多了,梧桐衛視還聲稱自家有播探案劇的傳統呢,笑死,楓葉衛視也好意思說自己感興趣,之前坑過小林的事以為人小林不記得嗎?”
“主打一個能屈能伸。”
“最離譜的是,就連大江衛視都來插一腳了,它家不是剛播了《淬火》嗎?懸疑探案也和它家調性不符啊。不過仔細想想,大江衛視是不是播過那種偏正劇向的探案劇?雖然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電視劇論壇上,關於林濟新題材的討論帖一直掛在首頁,懸疑探案原本隻是個普通的電視劇題材,可一旦和林濟關聯起來,關注度自然大幅提升,更有劇迷建議擅長寫探案題材的編劇抓住這個先機,有合適的本子可以先投,沒本子的也可以著手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