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沈趙初遇,或者說是趙宸軒單方麵為沈崇欣所救,已經過了整一年。
就算隻算成親之後,也有半年之久了。
其間,除了趙宸軒患得患失,主動放下身段想幫忙,沈崇欣笨嘴拙舌,孩童一樣試圖阻之以暴力的衝突磨合。
總的來說,還是溫情更多些。
而一直橫在二人中間的,子嗣問題,也終於被擺到了台麵上。
並非是沈崇欣有意為難,其實這麼說也不對,沈崇欣是真的喜歡孩子,雖不曾明言催促,她的一舉一動卻都透露出了對孩子的渴望。沈崇欣的耐心閾值與常人不同,對事不對人,趙宸軒不知道在這件事上沈崇欣能等多久,但他一直未曾有孕,終究不是一件好事。
說閒話的聲音從籬牆外飄進來,拿著一捧沈崇欣不知從哪兒摘回來的野果,趙宸軒抿了抿唇,什麼都沒跟沈崇欣提起,從決定嫁給沈崇欣開始,他就已經做好了這樣的心理準備。
說來此生沈崇欣將他照顧的很好,未曾經曆多年奔波,說不得他還能早些懷上身孕。
妻主不是還什麼都沒有跟他說過嗎?
那又何必在意旁人的言語。
盯著手中野果,趙宸軒心一橫,決定選擇相信沈崇欣。大不了就是一死,她若是敢負他,他就拖著她一起死,黃泉路上,也能有個陪伴。已經陪他死過一次了,沈崇欣應該不會介意陪他死第二次。
趙宸軒拿了一顆果子塞進嘴裡,惡狠狠的咬了下去。
嘖,真是酸啊!
家中主人並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宜安卻是對此留了意。
他本就曾動過爬床的心思,雖是失敗,卻被放過,如今……
女子本就三夫四侍,他想為自己找個好人嫁了有何不對?他已經不清白了,就算討好主君,等到了年紀被放出,又哪有人會真的對此毫不介意?
趙宸軒被妻主保護的好不知道,他還不知這是個什麼村子嗎?
留下,就是吃穿不愁,錦衣暖床。
離開,定是半生飄零,泯然而終。
他亦不想一生為仆,妾侍,再如何也是半個主人。他還是想為自己的未來搏一把,隻要沈崇欣…妻主喜歡,趙宸軒又能如何。
善妒,可是犯了七出之條的。
這溪口村,規矩嚴苛的很,趙宸軒若是敢拒絕,就算沈崇欣還能容他,來自村族的懲戒也定不會放過他。沈崇欣再喜歡趙宸軒,難道還能以一人之力與一族相對嗎?她若是有這個能力,當年也就不會淪為棄子了。
對當年事其實並不了解,隻聽聞了些許閒言的宜安,壓下了心中隱隱的不安,開始算計著如何再次勾引沈崇欣。
曾兩次對他伸出援手,還帶他回家,宜安相信沈崇欣是喜歡他的,再不濟也是對他有好感的,她之前拒絕,隻是拿他當孩子,可如今的他與之前已是不同。
小孩子本就一天一個樣,在沈崇欣這裡吃好睡好,每日裡需要做的活又不多。宜安跟之前確實已經大不相同了,但隻過了一年,宜安就算變化再大,在沈崇欣眼裡,他就不是小孩兒了嗎?
怎麼可能。
沈崇欣對未成年人的定義,本就跟這裡的人們不同。
若非趙宸軒在流放路上蹉跎了幾年,見到沈崇欣時已經過了十八,沈崇欣都不見得會娶趙宸軒。
十九歲,在沈崇欣看來,也是一個半大的少年。
現代可不似古時這般人人早熟。
內心裡期盼孩子,但沈崇欣還真的沒有那麼著急,她隻是腦子有些混亂,也不管合不合時宜,見了適合孩子的東西就喜歡往家裡倒騰。
給夫郎帶來壓力,實非她之所願。
但這事在村裡就不是一件小事了,因著曾經舊事,村人們一方麵躲著沈崇欣,一方麵又對她有些過度補償。兩相結合,村人們不約而同選擇了向趙宸軒施壓,偏人又被沈崇欣保護的很好,落到實處,就是隻剩各種各樣的風言風語了。
但這事對趙宸軒的影響還真的不是很大。
在京中多年,他早就聽夠了各式言語,比起那些溫溫柔柔卻直直的往你心坎裡紮的軟刀子,村人們的言談除了粗鄙些,殺傷力是真的不夠。
還不會終日裡念叨。
說白了,不過是看不過沈崇欣如此寵夫郎,心裡頭不平。
既不敢耽擱自家的活計,又不敢舞到妻主麵前,隻那麼一兩個時辰,趁著上山下山乾活之時,在她們家院外念叨幾句,前者他在屋裡頭睡覺慣常錯過,後者也不過幾句閒言,剛好讓他練字靜心。
雪白的宣紙已經積了厚厚一遝,蘸著小兄弟倆磨好的墨,趙宸軒難得興致來了在紙上做了一幅春溪之畫。
正是日前沈崇欣帶他出去時看過的景致。
在畫卷右下,寥寥幾筆繪製出了兩個相依的小人兒,所花筆墨雖少,女子小心的抱著夫郎唯恐其被山間化雪沾汙衣裳的關切,卻被描繪的栩栩如生。
眼睛亮了亮,兩個圍觀的小人兒有心想要向趙宸軒求教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
“等你們練好了字,我便教你們丹青。”
不求有自己的風骨,至少要做到橫平豎直寫字不抖。一眼便看出了兩個孩子眼中的渴望,趙宸軒如此說道。
“我們還能再來嗎?”兩個孩子聞言眼睛一亮。
春天到了,他們還以為他們會被送回家去,那個地獄一樣的地方,沈崇欣這裡遠比他們真正的家更像是家。
“妻主有說不可嗎?”趙宸軒相當擅長玩兒文字遊戲。
他自然看得出,妻主是很喜歡這兩個小孩子的,家中有兩個孩子,也能不那麼清淨。什麼時候,他也開始喜歡熱鬨了呢?大約是不再擔心被拋下之後吧!
“你們隨時都可以過來,家裡並不缺你們這一口飯吃。”
冬日已經過去,正是農忙時,山上的野菜也肉眼可見的漸多,兩個孩子雖年歲不大,到底也算是勞動力,他們不好將之強留在家,但同意他們每日過來還是可的。
趙宸軒其實並不能理解村中幫彆人養娃娃的風俗,或者說是習慣?
但仔細想想也不意外,村子小,全村上下都沾親帶故。困難時,幫自家親戚搭一把手,養幾天娃娃也是正常。京中若是哪家大人不在了,孩子不也是多被親戚家收養了嗎?
隻山中困苦,這樣的情誼便顯得難能可貴了一些。
家中哪裡不缺那一口飯吃呢?
對自家夫郎交付出去的承諾一無所知,沈崇欣正在田間乾活。他們家都快要窮死了,一直不把銀錢交給趙宸軒管,除了私心,也是不想他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