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要送去遠方的信, 最終寫了有四頁紙之多,溫仲夏、徐袖和溫孟冬每人都上手寫了一點,彙報近況, 訴說思念, 詢問安好。
冬兒還把自己得到杜先生誇讚的一份功課也附了進去, 好讓爹爹知道他有在好好念書。
考慮到天氣炎熱,路途遙遠, 沒有防腐劑做不了吃食, 隻好罷了。
溫仲夏專門去金鋪將金鋌融成薄薄的金葉子, 讓徐袖縫進衣服裡。其實這些錢能不能送到他們手裡,她也沒把握, 全看送信的人有沒有良心了。
最後所有東西裝進一個小箱子裡,送到伍家。
“老爺, 咱們真要幫她送東西嗎?”柳氏還是有點憂慮,“萬一被官家知道, 遷怒於我們怎麼辦?”
伍長貴指著箱子道:“夫人,她連鎖都沒上,可見坦坦蕩蕩, 掛念父兄,送點東西,乃人之常情,官家又不是昏君,不會計較這種小事的。”
“就怕溫尚書的政敵不肯善罷甘休。”柳氏雖隻是個後宅婦人,但因出身,從長輩口中聽過不少朝堂鬥爭,那真是官場如戰場,殺人不見血。
“夫人說的不無道理, ”伍長貴背著手走了兩步,“這件事溫仲夏肯定不會四處亂說,咱們這邊目前隻有你我知道,我把這件事秘密交代給帶隊的老黃去辦,他嘴巴嚴,辦事牢靠。”
其實幫溫仲夏送東西,伍長貴也有私心。
如果將來有一天溫旬能夠起複,再得重用,那麼他算結交了一條大人脈,如果他回不來,隻當是做了件善事。
不過伍長貴莫名有種預感,前者的可能性也許更大。
如今朝堂局勢差不多穩定下來,正值用人之際,溫旬的才乾沒得挑,如今還有個能乾的女兒,說不定哪天就是這個小娘子為父親和兄長掙到回來的路。
伍長貴叫來管事,把這件差事細細交代下去。
“到了那邊,不要聲張,要找個信得過的人去送,如果他們有困難,能幫就幫一些。”
管事認真記下,保證完成。
踐行宴後的兩天,商隊便出發了,溫仲夏的那個箱子躺在商船的一角,飄飄蕩蕩去了遠方。
解決完這件心頭大事,溫仲夏終於可以專注精力迎接七夕節。
在以前七月初七這天大多叫做乞巧節、女兒節,到了大宋,七夕節這個稱號逐漸傳開。
七夕節在大宋是非常隆重的節日,隆重到官吏可以放假一天。不得不說,大宋動不動就放假的製度真是令後世人羨慕。
進入七月,百姓便開始為過節做準備,滿大街都是賣乞巧的各種物品。到七夕前三天,街上甚至會擁堵,“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複得出,至夜方散。①”
七夕是屬於女人的節日,這天她們會望月穿針,焚香列拜,平常被嚴格拘在家裡的未婚小娘子也能大膽出遊,吃巧果,放河燈,玩磨喝樂等等,熱鬨極了。
巧果是七夕節最受歡迎的節慶吃食,是用油、麵、糖做成麵團,放入雕刻了花紋的模具中,做成各式各樣的形狀,最後用小火慢慢烘熟。
巧果深入民心,溫仲夏自然也順應風俗,做巧果來賣,隻不過稍稍做一些改動,給巧果裡添上豆沙、蓮蓉和芋泥的餡料。
另外則是在圖案上下功夫,這會兒流行的巧果花樣比較單調,譬如捺香、方勝,是兩種簡單的幾何圖案。
這哪夠啊?溫仲夏好歹經曆過現代社會各種廣告的狂轟濫炸,花樣百出的圖案設計在腦袋裡有些積累。
找到製作模具的工匠,他們手藝高,隻要把自己想要的花樣告訴他們,都能刻得出來。
巧果不用等到七夕,提前便開始賣了。
“夏兒,咱們的主要客源都是太學和國子監的男學生,他們會買巧果嗎?”徐袖不解。
金水和李田田也想不通,男人自然也過七夕,但對巧果的熱情遠不如女人們。
溫仲夏俏皮一笑:“他們不吃,但是他們有母親姊妹啊,還有的可能有心儀小娘子啊,都能送。”
這個時候就要靠廣告詞了。
“母愛如山,為她買溫記七夕巧果,重溫年少時光。”
“要當好弟弟,就要給姐姐買溫記七夕巧果!”
“溫記七夕巧果,織女吃了都說好!”
……
徐袖等人被溫仲夏想出來的這些廣告詞整得一愣一愣的。
這詞也忒直白了,忒誇張了吧,一點不像其他點心鋪打出來的招牌含蓄委婉。
不過細想,雖誇張,但簡潔易懂,朗朗上口,說不定能另辟蹊徑。
等到了飯點,學生們來吃飯時,溫仲夏便把七夕巧果的廣告打了出去,徐袖和李田田一邊招呼,一邊還拿著切碎的樣品到處介紹,可以免費品嘗。
果然形狀漂亮有趣,連這些大大咧咧的男學生都被吸引了。
最重要的是味道好,香甜軟糯,餡料細膩如沙,小巧一個,甜而不膩。
要是天上真有織女的話,肯定也愛吃。
這麼精致的點心要買得上大點心鋪,貴得很咧,如今在溫記百味便能買到更精致,更便宜的,買回去孝敬母親,送給姊妹,再好不過了。
一頓飯的功夫,溫仲夏和金水聯手做的七夕巧果便賣了將近一半。
伍婉娘也來捧場,一下子訂購了一十份溫記巧果,說是當天要送給一眾姐妹。
有個大客戶就是好。
連杭曜都來買。
“杭博士,你是自己吃,還是給妹妹買?”溫仲夏含笑看著他。
杭曜看著花樣繁多的巧果,有點眼花繚亂。
“給妍兒買,她這兩天又調皮被我娘禁足了,鬨著說我要不給她買回去,她要翻牆自己來買。”
提到任性妄為的妹妹,杭曜不免頭疼歎氣。
溫仲夏笑了,她相信杭妍真的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