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是大越朝最盛大的節日之一。在這一日,親戚好友互送月餅或瓜果,街市繁華,百姓們甚至遊樂到五更才歸家,熱鬨程度堪比正元節。
往年,祝長君會帶著妻兒一起出門遊樂,但今年顧時歡有孕不宜去鬨市,一家人便準備在家裡過。
一大早,顧時歡便起來張羅早飯,這樣的節日,孩子們最是興奮,早早就起來等著了。瑾年瑾玉圍在她身邊嘰嘰喳喳問個不停,何時去外祖母家呀?何時吃月餅呐?何時點天燈呐?
顧時歡也被兩個孩子的喜悅感染,臉上一直掛著笑意。
吃過早飯後,她整理了一遍要送禮的單子,隨後問丫鬟,“你們大爺現下在何處?”
往常都是她整理好,祝長君帶著孩子們去送禮,大長公主府一份,威遠侯府一份,恩師柳府一份,鎮國將軍府也備一份。
聞言,丫鬟們回道“今日一早大爺就進宮了,還未回呢。”
“好。”顧時歡點點頭,將禮單放回抽屜。正要合上時,卻看見最裡頭有個精致的匣子,她打開來看,匣子裡放著厚厚的幾封書信,疊得整整齊齊的。
這些書信是三年前祝長君出使南國,他從外頭寄回來的,這會兒再看到,自己都有些驚訝,他竟然每次都寫了這麼多。
現下無事,她讓丫鬟們關上門出去等候,自己則坐在案桌前翻看起來。
秋日的陽光溫暖和煦,透過雕花漆彩琉璃隔窗灑進來,照了半個屋子,顧時歡坐在圈椅上靜靜的看著,曾經兩人那些甜蜜一幕幕的躍然紙上。他說了許多瑣事,每一件瑣事都滿滿透露著他想她,彼時她也曾回了厚厚的書信給他,也說了許多瑣事,表達的又同樣是急切的情感。但具體自己寫的什麼,她已經忘了,唯一清晰的隻有那份思念之情。
看著看著,她笑了,可沒過多久,那笑容便又消失不見。
自從那日出門看舞獅回來之後,她就鮮少再見到他,偶爾向丫鬟們問起,皆是說他在書房忙碌,甚至有時晚飯都是在書房吃的。有兩次回正院,也是吃過之後帶孩子們消食溜圈,之後就默默離開,也沒再問她肚子裡的孩子好不好,鬨不鬨。
顧嬤嬤說許是他太忙,男人嘛,忙起來的時候是顧不上家的。
但顧時歡感受得到,有些東西好像變了,說不清道不明,就是瞬間變了。
或許他也疲倦了吧?自己一直沒給他好臉色,日子久了,任誰也會倦怠。
她覺得日子過得越加複雜了,與他再重回往日恩愛似乎又不能,與他相敬如賓生活,似乎也更難。
或許兩人就這般也好了,她忙她的,他忙他的。
過了半個時辰後,外頭有人敲門。
“夫人可在忙?”
“進來。”
是祝全。
“夫人,大爺說讓小的將準備好的禮品帶過去,也將小公子們一並帶去,他今日忙,午飯就不回來吃了。”
“那他準備在哪吃?”顧時歡突然問道。
祝全明顯愣了一瞬,這個,具體在哪吃大爺也沒告訴他啊,便老實搖頭,“小的也不清楚。”
“好,你去找凝香,讓她把東西交給你。”
祝全退下後,顧時歡闔眼往後一靠,半晌後才重重歎了口氣,指尖摩挲著那些信箋。
這個局麵該如何改善呢?
午飯是她和女兒兩人一起吃的,平日裡瑾年瑾和都在,但今日瑾年與瑾和跟著祝長君出門了,因此,這頓午飯吃得有些冷清。
瑾玉也不習慣,一直問哥哥們什麼時候回來。
“等你歇午覺醒來,也許他們就回來了。”顧時歡這麼說道。
“那爹爹呢?也是嗎?”
“你爹爹比較忙,也許要晚飯的時候才能見到。”
“那能不能快些吃晚飯啊,我想見爹爹了。”
忽然,肚子裡的孩子重重踢了她一下,顧時歡驚訝,趕緊將手搭上去,輕聲問道“你也想他了?”
“弟弟想誰?”瑾玉好奇問道。
“想你爹爹了。”
“娘親,我也想爹爹呢。”
“先吃飯,或許你爹爹下午與哥哥們一起回來。”
“嗯。”瑾玉乖乖拿起勺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
果然,顧時歡與女兒睡醒後,兩個兒子回來了。兩人興奮得不行,兜裡頭得了不少糖果,全部抓出來擺在桌子上讓妹妹拿著吃。瑾和還熱情介紹著說哪顆是誰誰給的,哪顆又最好吃。
顧時歡在一旁聽得好笑,他記得這般清楚,感情今
兒出門就為了這些糖果呢。
“你們爹爹也回了嗎?”
瑾年點頭,“回了,但爹爹去了書房,伯伯們在書房議事呢。”
他口中的伯伯便是那些幕僚們。
即是議事,想必是真的忙,也不知忙什麼,連今日這樣的日子也歇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