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無神論者(2 / 2)

神明模擬器 鹿人戛 9727 字 2個月前

……

換成普通人遇到這種困境,通常會去神宮外,用手觸碰外牆進行祈禱,希望獲得神明的保佑與啟示。

可惜,彆利察不信神。

他知道神明存在,知道諸神信使大人是眾多世界的主人,也知道神威隨時可能降臨。

不信神,也是風行界大多數罪民】的現狀。

嚴格來說也不是不信,而是階段性相信。

如果神明給予幫助,那麼他們就相信神,祈禱並且祭拜。

如果神明始終沒有任何幫忙和照顧,他們嘴上當然也是絕對尊重的,但實際上,大家都是做做樣子。

小偷和騙子是最實際的。

彆利察決定向堯神祈禱一次。

“強大而無所不能的堯神大人啊,我也是迫於生計,不得不設法完成帝國交給我的任務,對堯族的采風員出手。這是純粹的工作,絕不是對您的無禮冒犯……”

“仁慈的神,請您原諒我。”

當天晚上,彆利察就潛行拆走了亞茲丹的右手。

這個任務本身難度不低。

但一名專業的小偷,一定要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完成對目標的竊取。

當彆利察去外交大臣的宅邸外時,卻發現這裡已經被軍隊包圍。

帝國做出了判定。

外交大臣勾結選帝侯,訪問複活帝國時故意挑撥兩國外交,詆毀雷蒙德國王,敗壞皇帝陛下的聲譽與權威,其內鬼行徑和顛覆帝國行為暴露無疑,已被處決。

其餘黨也在被到處追捕。

彆利察歎了口氣。

真是什麼都給我遇到了。

現在怎麼辦?

給亞茲丹裝回去?

現在重要的是,唯一確定自己合法身份的外交大臣被殺,自己也變成了叛逆餘黨。

最終彆利察決定坦誠,以尋求堯族的幫助。

他將右臂從黑布中取了出來:“……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還請幫我一把。”

亞茲丹則是繞著他上下打量:“你竟然有著這樣的特彆技術,堯族目前還沒有你這樣的人才。”

“盜竊宗師】……難怪我也沒有發現。既然你已經坦白,也像堯神大人認罪和祈禱,那麼我覺得這不是問題。”

這位麵目冷漠的首席采風員說:“就當無事發生,您依舊是我們的特邀采風員,如果帝國問罪,我們會為您說話和澄清的。”

白丁也說:“既然亞茲丹先生說了,彆利察先生隻要不忘記您的稿子就行。”

“我一定竭儘全力認真寫。”

彆利察終於鬆了口氣。

……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整個雙蛇帝國陷入了連番動蕩,帝都經常士兵攢動,不少權貴被捕被殺,大街小巷都是風聲鶴唳。

在這樣的環境下,彆利察專注於撰寫專欄,寫出了膾炙人口的《銅鐵拉拔工程原理與操作、《視角盲區的魔術、《表情管理與心理狀態、《罪犯偵查學、《標記與符號等文章,從鑄造冶煉到工程製造、從社會學到心理學再到犯罪學……無所不包。

在一個很普通的一天,彆利察忽然發現,自己獲得了某種特殊的力量。

他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傑出學者】,名字將永久被留在了堯族的文明史中。

隨著時間推移,彆利察也逐漸將視角投注於混亂的帝國社會上。

他的文章裡,也不乏以帝國的曆史和各種經曆舉例。

彆利察多次被帝國士兵抓捕。

他被同一個問題問了很多次。

“你是不是外交大臣的餘孽?是不是和外部勢力有關?你到底和堯族是什麼關係?”

“我不是,我是風行界的人,任何使徒大人都可以檢驗。”

“那為什麼你是堯族的傑出學者】?”

對於這個問題,彆利察隻能一遍又一遍解釋。

“我寫了一些文章,對堯族做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貢獻,這是堯神大人和堯族賦予我的稱號……”

“你覺得這個理由可信嗎?”

彆利察攤手:“不管你們信不信,這就是事實。堯族的傑出學者,不是堯族人,不在堯族文明,這很難理解嗎?”

說完後,彆利察和審訊方都沉默了。

“好吧,這事的確聽起來有點奇怪,但現實總是這麼離奇。”

彆利察無奈地說:“你們也知道,我現在依舊是帝國發明部的技術官,雖然沒法參與具體事務,但我是帝國國民。”

牢裡的生活並不難熬。

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盜竊者,進監獄就和回家一樣,還可以和其他同行交流經驗。對於罪犯來說,坐牢很多時候並不是壞事,更像是一種進修。

在牢獄中,彆利察又寫出了《監獄中的奮鬥、《獄卒生活簡史、《獄中的深層秩序等兼具趣味、黑話和寫實的文章。

最終他直接被從牢裡趕了出來。

使徒都親自和他私下談話。

“不要都寫帝國這些什麼犯罪、監獄什麼的,多寫一寫好的方麵,想想看,為什麼大家會懷疑你的身份?”

使徒如此說著。

彆利察覺得也是。

於是他寫了一篇更給勁的《無神論者,第一次將不信神的人群情況寫了出來,這個波及麵太廣,讓各方都高度緊張。

亞茲丹和白丁乃至後麵的使徒斯來莫德,都承擔了極大壓力,才將這一文章刊登在了《沙城邸報上。

然後彆利察再次被談話。

“你還是寫寫監獄吧,不要亂寫什麼無神論,哪有無神論?大家都對神明非常虔誠!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亂說……”使徒嚴厲地將其批評了一番。

彆利察於是再次寫起了帝國的監獄、罪犯相關題材。

很多年後,大學者彆利察說起這事。

“要寫罪犯和監獄,帝國是不準的,可如果寫起了無神論,帝國就會願意讓步,允許寫罪犯了。”

“就像要徹底改革這裡,帝國是不準的,可如果要毀滅這裡,帝國也就願意嘗試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基於堯神大人的寬容,信使大人的仁慈,如果沙城邸報無法刊登,那麼這一切都無從談及。”

“不過現在回頭看來,帝國的複蘇,不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嗎?”

他說:“我親眼看到了很多年輕人,他們勇敢而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參與了帝國基層的重建與改革,用他們的方式幫助帝國跳出了毀滅循環……我喜歡這裡,這裡有很多混蛋,不過這些混蛋也會做出了不起的事,比如說將一個即將倒下的老邁帝國打爛,然後建立一個全新的國家。”

“就像堯神大人的神諭說的那樣,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出路,我不是堯族,我從沒有在堯國生活,但我愛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