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庭(2 / 2)

神明模擬器 鹿人戛 7535 字 2個月前

談及這位前輩,宋詩宜稱讚有加:“這次與大秦交涉和競標,總部臨時把她從其他地方抽調了過來,和付部長、皂老師一起負責這次的競標。”

陸堯心裡琢磨。

委員會總部欽點過來參與競標,還是三大負責人之一,可見韓曉雨的確有著遠超同群之處。

走了好一陣,三人總算是離開了園林區抵達一處大門,外有士兵警戒。

他們一出去,立即引起外麵不少行人的關注和打量。

“這裡是典客署的夏宮,是專門接待外來貴賓的地方,日常進出其實都是乘車,像是我們這樣走進走出的很少。”

宋詩宜解釋說:“隻是如果叫他們的車,就會有人一直跟著,說話很不方便。雖然我們現在這樣,肯定暗處也有相關人士在跟隨,不過還是要好不少。”

陸堯覺得也是,哪有坐車逛街的。

伊莎貝爾則目光瞄向旁邊不遠處的街角:“三個。”

“有三個在跟著我們。”

宋詩宜笑了笑:“習慣就好,大秦不是針對誰,對所有外賓都是盯梢。”

鹹陽與任何一個大國的首都同樣,有著高大而氣派的建築群,隻是這座城市與陸堯所見過的任何地方都不同。

這裡保留了冷兵器時代的恢弘石牆和哨塔,也有穿梭於石牆上下軌道上的鐵皮長車。

城內遍地飛簷翹角的高塔閣樓與長牆深院,又有一個個士兵穿戴鳥翼飛行裝置在空中盤旋巡邏。

街道上有穿著白色絹袍的束發男子、曲裾深衣的古裝女子,也有穿著清涼短袖與超短褲的短發男女,有戴墨鏡玩滑板的和尚,背著吉他一曲肝腸斷沿街賣唱的道士……古今交錯於大秦帝國的鹹陽,構成了一個曆史上從未有過的魔幻帝國。

鹹陽城裡,人們對此仿佛習以為常,毫不在意。

陸堯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個來到大秦大城市的現代鄉巴佬。

有一種打開新世界大門的洗腦感。

他很快發現,這座城市部分不少地帶非常蕭條。

宋詩宜帶路踏上的這一側人流如織,商鋪裡生意絡繹不絕,各類買賣與奇裝異服並存,一派繁榮景象。

道路之隔的另一側,很多商店都關了門,門上還掛了木牌“打烊”或“出典”的牌子,要麼無人經營,要麼對外售出。街道邊上還有一些疑似無業人士,正坐在房簷下或台階上,交談和抽煙,目光左右觀望。

“那邊不是核心商區,活力差很多,加上大秦經濟蕭條,很多店鋪都倒閉了。”

宋詩宜稍微介紹了一句:“不過整個鹹陽城有兩千六百萬人,有錢居民不少,貧困和失業者更多。因為就業難,所以更多的人到鹹陽找工作,空中也多了巡守,之前是沒有的。這還是首都,大秦其他城市狀況更差。”

“大秦是很特殊的帝國分封製,軍人職業人數眾多。大秦以軍人為發展基礎,通過對外其他世界的開拓,將當地的土地、礦產、水塘、山地、森林等自然資源分封給立功的士兵們,通過軍工可以兌換一片土地。”

“但那些地方往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投入去開發,所以願意去邊陲的人其實不多,大多人集中於帝國內部的大城市裡。”

宋詩宜雙手插在兜裡,邊走邊給陸堯兩人講述著。

她在旁邊一個小店前停下:“四夷餅,這是鹹陽的名小吃之一。我請你們。”

“老板,來三個四夷餅,一個綠豆汁。你們喝什麼?”

陸堯要了一份冰鎮梅子汁,伊莎貝爾說我也一樣。

小店老板是一個高鼻深目的紅發中年人,肚子很大,但熱情有活力:“馬上就好!”

所謂四夷餅,過去是四麵八方移民到大秦後製作用以討生活的小吃,類似披薩,但小。麵餅上撒有葡萄乾和芝麻,烤出來味道出奇的好。

宋詩宜咬了一口餅:“現在分封的外圍土地價格貶值嚴重,大多難以成交和出手,還需要繳納土地稅。核心區域的商鋪、住宅價格倒是居高不下,這點倒是和我們那邊差不多,經濟規律與人的需求相關,大體還是一致的。”

陸堯進行確認:“委員會就是天庭?”

“嗯。”

宋詩宜喝了一口綠豆汁:“不過現在是神權國授的時代,天庭的管轄也要得國家任命和支持才行。所以將我們看成特殊部門的公務員就行。”

陸堯雖然猜到了這一結果,但還是覺得奇妙。

君權神授,神權君授,神權國授。

人、神、族群文明間的關係一直都在變化,各領風騷數百年。

陸堯忽然想起:“這回和我們聯係的拱衛司是哪些人?衛祁驤參將他們還在西極宮嗎?”

“他們很早就被調離了。”宋詩宜低聲說:“基本都受到了上級處罰。”

“為什麼?”

“因為西極宮不利,沒能開發出足夠的價值。作為主官,衛參將堅持說太陽異常,認為掌控西極宮的關鍵是太陽,為此在西極宮調查了很久,消耗了許多人力物力,他需要為這事負責。”

“所以他被派到了遠征軍裡,結果遭遇虛鏡後失聯。按照大秦當地時間,衛參將已經消失12年了。”

宋詩宜低聲說:“衛參將的妻子餘氏和孩子就住在鹹陽,生活不是很好。餘氏常年生病,孩子才剛讀書,衛參將為妻子看病負債也不少,加上替亡去的父母還了賭債,這回被認定是失蹤所以撫恤金也沒有發放……”

衛祁驤遇事冷靜沉穩,做事雷厲風行,對下屬也算有情有義,陸堯對他挺欣賞。

聽到他家裡變故,陸堯心裡有些惋惜。

自己當初掌握了西極宮,後來路過用烈日對衛祁驤打了個招呼,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後續。

古人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陸堯決定去看看那孤兒寡母,力所能及資助他們一點,表個心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