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景鬱過往(2 / 2)

穿回古代搞刑偵 曆青染 13859 字 8個月前

許院判又歎了一口氣,“公子時年幾許?”

庭淵:“虛歲十九。”

哥舒和伯景鬱都很著急。

伯景鬱催促:“他怎麼了?有沒有得治?”

許院判道:“公子應該是身體氣虛,陽氣下陷,俗稱虛勞症,通常是先天體弱,久病成疾,誤治失治,勞煩過度,飲食不節等情況導致的,公子的情況格外嚴重,五臟六腑皆已受損,陽壽隻怕不足十年。”

庭淵倒是很平靜,他早就知道了,“院判說的都對,所以是沒得治了?”

伯景鬱也是討厭這種有話不直接說,故作高深的模樣,“你就說還有沒有的治。”

在伯景鬱的眼裡,能治就是能治,不能治就是不能治。

太醫的話也很委婉,他不想說明白,就是不想傷了庭淵的心,偏伯景鬱非要追著問個清楚明白,倒也叫他為難。

庭淵道:“王爺不用難為太醫,我知道自己這身體是什麼情況。”

哥舒也聽出太醫的意思,看著自己這一根筋的外甥,有些無奈。

他問太醫:“若不能根治,可能續命?”

許院判認真想了一下,說道:“或可一試。”

伯景鬱:“那就給他治。”

許院判彎腰行禮:“王爺,我奉君上之命伴你左右,公子這病非一日兩日能治好,需要常年診治,時刻仔細用藥,若我留下給公子治病,便不能伴王爺左右,若王爺沿途生病出事,臣該如何向君上交代。”

他就是有十顆腦袋,也不夠帝王砍。

這下倒是給伯景鬱難為住了。

許院判倒也不隻給他一人看病,他隨行幾百號人,若是把許院判留下了,到時候路上真遇到病,豈不無人可用。

此次隨行隻有一位院判,四位禦醫。

庭淵道:“無妨,先生給我寫個方子,我照著吃藥就行。”

伯景鬱一揮袖,“你留下,為庭公子治病。”

許院判:“這……”

伯景鬱:“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一切都聽我的安排。”

哥舒璡堯:“那你怎麼辦?路途遙遠,氣候多變,萬一路上出了問題。”

伯景鬱道:“還有禦醫隨行,他們倒也差不了多少。”

勝國六州,隻有京州方圓六千裡氣候還算宜人,中州南部大片沙漠,南州氣候炎熱乾旱少雨,西州南部潮熱多瘴氣,蛇蟲眾多,瘧疾叢生,西州北部濕潤雨水眾多沼澤居多,北州南部乾燥、北部常年冰雪覆蓋,東州常年多風多雨,氣候極端,不適生存。

這一路上也不知道要麵臨多少危險。

先帝遍巡六州,屢次出京歸來,總有朝臣死在路上。

而這四位禦醫和許院判正是從各地提拔上來的,西州情況最為複雜,而許院判正是西州人。

若是將許院判留下,不就意味著他們到了西州地界,危險叢生。

哥舒斷然不能同意,“不可,讓許院判隨你巡狩,我從京中找禦醫過來。”

一來一回,最多也就是二十天的時間,庭淵倒不至於連這二十天都活不了。

庭淵這才明白,伯景鬱此行是代天巡狩。

他道:“哥舒縣令說得對,王爺擔心我的身體,我不勝感激,我的身體也不是一時半刻都撐不了,就讓許院判跟著王爺,哥舒大人從京城請禦醫來為我治病,兩全其美。”

伯景鬱想了一下覺得這樣也行,“那我差人回京中為你請禦醫過來,讓許院判先給你診治著。”

庭淵:“那就多謝王爺。”

伯景鬱:“不必言謝。”

哥舒是他最尊敬的舅父,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他的父親與如今的君上,他最在乎的人就是哥舒,哥舒喪父喪母後又喪妻喪子,如今好不容易交到一個好友,伯景鬱自然是想為哥舒留住庭淵,讓他能多活幾年,多陪哥舒幾年。

再者伯景鬱覺得庭淵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雖學識不行,才能卻不差,若是身體養好了,將來參加科舉入朝為官,也是勝國百姓之福。

庭淵留下哥舒和伯景鬱,帶他們在自己的宅子裡閒逛。

這兩次相處下來,他發現伯景鬱不管什麼情況下,都是站得板板正正,也沒見他因為什麼事情有太大的情緒起伏。

他問同行的哥舒,“你這外甥怎麼年紀輕輕就如此少年老成。”

哥舒璡堯:“?”

他詫異地看著庭淵。

庭淵倒是被他給看愣了,“這話有什麼不對?”

哥舒璡堯覺得好笑,“你不過虛長他半歲,這話從你的嘴裡說出來,還真是聽著奇怪。”

庭淵現在這具身體十九歲,但他實際的年齡是二十八歲,他常常會忘記自己的年齡,自己也覺得有些好笑。

哥舒璡堯:“相比之下,你更要少年老成一些。”

庭淵不可否認,實則是他年齡擺在這裡,已經不是清澈愚蠢的年紀了。

想他剛從警校畢業入警局實習那會兒,那才是真的清澈愚蠢,總是會被各種震驚的案子拉低下限,再後來他的下限隻有更低沒有最低,一開始看到屍體的時候還會惡心,後來就算是遇到巨人觀也能處變不驚。

讓他記憶尤深的一次出警是村民用旱廁的大糞澆菜時發現了人體組織,他和同事一起在大糞裡麵撿屍塊,自那以後他看到什麼都很平常心了。

哥舒驚訝道:“景鬱這張臉確實很有欺騙性,但他其實沒經曆過什麼風霜,隻不過是做到了不喜形於色、不溢於言表、不怒喝於顏,這是帝王家的必修課。”

他這麼說庭淵就明白了。

一想也是,身在帝王家,豈能隨意讓人琢磨透。

庭淵:“這小小年紀,能做到這個份上,著實不易。”

哥舒點頭,想起一件相關的事情,於是說給庭淵聽:“他與如今的帝王,以及身邊的一眾近侍自幼一起長大,帝王榮灝年長他兩歲,各方麵自然要比他精進不少,有一年秋獵,先帝一時興起,便叫他們幾人比箭術,景鬱比榮灝稍差一點,就因為輸了比試放弓箭時稍微重了一點,便被他父親懲罰。”

庭淵有些驚訝:“僅僅是因為他放弓箭重了就要責罰他?”

哥舒嗯了一聲:“當時景鬱八歲,聲音也不算太重,但他父親當時很生氣,罰他挨了二十鞭,又命人拿了三千弓箭,盯著他射完。”

庭淵覺得太嚴重了,八歲的孩子有些小脾氣倒也正常,他八歲的時候因為和表哥搶遙控打架輸了哭鼻子,才挨了人生中第一頓打,伯景鬱八歲不過是比試輸了放弓箭重了一點便是二十鞭,庭淵想著要是自己小時候那個脾氣,怕是早被打死八百回了。

哥舒:“是不是覺得很難理解?”

庭淵點頭:“這也不是原則上的錯誤,可以講道理,可以斥責,沒必要動手,即便是動手,小懲大誡也可以。”

哥舒笑著說:“他出身帝王家,從小學的便是為君之道,雖是一個小小的動作,卻犯了幾個大忌。”

庭淵有些疑惑:“什麼?”

哥舒璡堯道:“第一:身為帝王家的人,要做到不喜形於色,隨意亂發脾氣失了帝王家的顏麵。第二:比試輸了是他技不如人,重放東西失了帝王家的氣度。第三:君臣有彆,雖同出身帝王家,但榮灝是君他是臣,輸給帝王生氣是以下犯上。第四:作為長輩,雖年幼,亦不能失了做長輩的品德。第五:帝王家君臣一體,在外臣麵前與帝王置氣,留下話柄也是錯。”

庭淵:“……”

他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形容他此刻的想法,腦子裡想起了一個BGM:錯錯錯,是我的錯……

明明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卻被無限地放大,然後受到嚴重的責罰。

一項項過錯好像一座座大山一樣朝著八歲的伯景鬱壓過去。

庭淵甚至無法自我帶入,若是這事發生在他的身上,他能不能抗住。

庭淵問:“後來呢?”

哥舒璡堯道:“榮灝為他求情,榮灝也有錯,忠誠王一次教訓了兩個。”

庭淵不能理解:“何錯之有?”

哥舒璡堯道:“第一:榮灝身為太子,未來的君王,沒有擺出君王的威嚴,縱容景鬱以下犯上,且未責罰景鬱。第二:身為君王心軟,為景鬱求情,帝王不應該有軟肋。第三:君臣有彆,榮灝身為太子,沒有認清自己的身份,君王臣子低頭求情。”

庭淵真的很想說,這個忠誠王怕不是個杠精,這也能杠?硬挑錯處上綱上線。

但他畢竟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上,他就算不怕死,也不能真因為說錯話連累了這個世上的庭淵。

不想活了也不能連累其他人。

“為了教育二人,忠誠王讓當時的榮灝鞭打景鬱,落鞭不見血便不作數,打完之後景鬱渾身皮開肉綻淌血不止,拉弓射箭仍要身姿挺拔動作標準,軍中用的羽箭為了保證殺傷力做得要比尋常他們練習用的羽箭要重,需要更大的力氣才能射出,因此那一日景鬱在獵場,染紅了衣服和腳下的沙土,拉出六十九箭後因失血過多力竭暈倒,榮灝擺出了帝王的威嚴,免除了對景鬱剩下的懲罰。”

庭淵終究是沒忍住,抑製不住自己要表達情緒的欲/望:“所以他就變成了現在這樣?無論做什麼都不喜形於色?”

哥舒璡堯點頭:“是,從此之後,兩人都變了,榮灝心狠手辣,殺伐果斷。景鬱自此收斂所有情緒,不敢在他父王麵前露出丁點情緒,即便是進了狼窩,也不能表現出害怕,他要做的就是戰至最後一刻,代表帝王家,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

庭淵聽完之後再看伯景鬱,已經不能直視他了。

根據他多年做刑警的經驗,麵對那麼多變/態/殺/人/犯,以及對犯罪心理學的了解,這種家庭不幸爹不疼媽不愛然後還要求剝離情感,在高壓的環境下長大,從小就被PUA天天端著的人,嚴重到像伯景鬱這種程度的,多數都是內心扭曲的小變/態。

童年不幸不一定會走上犯罪道路,但罪犯往往擁有不幸的童年。

通過對罪犯心理研究發現,變/態/殺/人/犯往往有極大概率是因為童年陰影誘發其犯罪。

犯罪的誘因往往與家庭、教育、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再看伯景鬱,這不就是一個行走的潛在變/態/殺/人/犯。

庭淵:“這麼對他,是不是太苛刻了?”

哥舒璡堯:“他姓伯,他生在帝王家,這是他的責任,百姓不需要懦弱的君王。”

站在哥舒璡堯的角度,他並不覺得這一切有任何的問題。

庭淵不再多言。

從他的角度來看,這一切都是扭曲畸形的,無法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

他不認同,但他也不同情,伯景鬱是既得利益者,生在帝王家不是他能選擇的,但他選擇了承擔所謂的帝王家的責任與光環,他得到了地位和權力,能夠憑一己之力決定他人生死。

伯景鬱的童年確實是悲哀的,但這個社會裡,比他悲哀的人大有人在。

那些被權貴壟斷教育資源,財富資源,權利地位的人,他們一輩子隻能在權貴的手下乞食的普通百姓,更值得庭淵同情。

他們都是時代的產物,無法選擇出身,千錯萬錯,是這個時代的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