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也就是說,平安縣的案子,確實是先滅門,然後再縱火毀屍滅跡的。”
始終沒透漏姓名的京兆尹一攥拳頭,一甩袖子,大步離去。
捕頭王趕緊跟上,王二也要跟上,被捕頭王趕了回來,“呆著,好好聽聽人家說的。”
“啊,知道了。”王二還是很怕他這個哥哥的,是個聽話的弟弟。
呂智隱晦的笑了笑,事情發展到這裡,已經足夠文家吃一壺的了。
不論是民間傳聞,還是官場評價,特彆是從捕頭王的敘述中,呂智都能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
這一位京兆尹大人,一身正氣,鐵麵無私。
回過神來,呂智發現王二和小宋仵作正盯著他看,活脫脫兩個熱愛學習的小學生,“咳咳,其實我沒什麼好說的了。”
王二這就要出門追趕捕頭王,在門口的時候,猶豫了一下,最後停下了腳步。
他嘴裡還念叨著呢,“不成,有些卷宗是機密,我得看著,不能讓彆人動了。”
呂智:“……”
這話說的,不就是不放心我嘛,我還能亂翻咋的?
應該,大概,保不齊,在小小好奇心的驅使下,能吧!……呂智自己也不確定。
…………
也不能就這麼悶著,呂智還是說話了,“其實我有一個疑問。”
他下意識舉手,這都是上學時留下的習慣,一到嚴肅場合,就容易犯。
“既然看不出問題,驗屍報告為什麼還要寫的如此清楚?”
小宋仵作抿抿嘴唇,沒說話,明顯有些不好意思。
老宋仵作就敞亮多了,“因為實在沒什麼可寫的。”
呂智:“???”
老宋仵作繼續說道,“朝廷給了銀錢,供我們吃喝,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吧?寫的詳細些,不虧心。”
呂智:“……”
老宋仵作笑了笑,“其實吧,一開始沒這麼詳細,隨便寫寫就行,上官和朝廷也沒有要求,後來也不知道從誰開始的,一個人寫的詳細了,彆人就想寫的更詳細。”
“以致於,大家就都爭相往詳細了寫,到了現在,要是寫的不夠詳細,甚至會被同行說道,上官也會斥責。”
這就是所謂的約定俗成吧?呂智輕輕頷首,拱手道,“受教了。”
老宋仵作搖搖頭,“相比你的歸納總結,這些都不算什麼,你就是隨便找一個仵作,他都會這麼告訴你。”
呂智和老宋仵作相談甚歡,除了有些惡心以外,其他都還行。
以前呂智一直不知道盜墓裡為什麼管屍體叫“粽子”,現在大概有些理解了,原來在仵作這一行裡,他們就稱呼屍體為“粽子”。
盜墓的,應該跟仵作相近,可能就是借用了他們的行話。
…………
“王二兄弟,能不能把文清和富商公子鬨矛盾的卷宗,拿給我看看?”
時間一晃已經來到傍晚,宋氏父子剛剛離去,案卷室隻剩下呂智和王二。
王二搖搖頭,“沒有卷宗,隻是一起小小的衝突,根本就不算案子。”
“那你可還記得?說給我聽聽總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