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路上,冉壹聽說了修路的建議,又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因為朝廷也好,官員也罷,上有鐵路、下有官道,其實根本不需要新路,隻有百姓……
這是一種對冉壹而言相當陌生,更深層次的仁,也讓他看到了“仁”背後蘊藏的某種更深刻更尖銳的意味。
秦放鶴為他的敏銳感到驚訝,驚訝之餘,更多的還是歡喜。
“這可不是一條好走的路。”秦放鶴的聲音沉了下去。
“拾人牙慧又有什麼趣兒呢?”冉壹咧嘴一笑,目光不動分毫,野心勃勃。
秦放鶴緩緩閉了下眼睛,“現在,拜師吧。”
冉壹猛抬頭,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見秦放鶴微笑頷首,這才輕輕吸了口氣,端起茶盞遞上去,“師父用茶。”
秦放鶴接過去,冉壹又後退三步,撩起袍角跪拜於地,“師父在上,請受弟子大禮。”
秦放鶴用了茶,“老子有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夫萬物者,是為無極,無限大。今我為你賜字,無極。”
一為萬物本源,但人的潛力無限大,他也想看看既定的未來被推翻後,是否會有無限可能。
冉壹喜極而泣,“謝師父賜字!”
簡單確定關係後,秦放鶴才說正事,“我雖收你為徒,但接下來不少事,恐怕要委屈你了……”
他計劃暫時隱瞞這段師徒關係,待到五十八年的殿試過後,再行公開。
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保證兩個孩子的利益最大化。
可這麼一來,拜師禮就要延後,為掩人耳目,冉壹非但無法享受師門帶來的便利,甚至不能繼續住在這裡。
冉壹確實愣了下,但馬上毫不猶豫地表示理解。
“好,弟子馬上搬出去。”
現在是天元五十六年末,五十八年初就是會試,滿打滿算也不過一年而已。
至於儀式,有沒有的,也無甚要緊。
他相信師父不會做無用功。
秦放鶴最欣賞他的沉穩和果決,“你不必遠去,客棧我已打發人安排好了,也可隨時往門上投遞功課,我時時批閱……”
他家門外的大筐就沒空過,冉壹的書信文章混入其中,正好瞞天過海。
阿姚大婚過後便是正月,各處相互串門,期間榮安郡主劉淩與阿嫖聚會,悄悄說了一件大事,“昨日我入宮請安,隱隱嗅到熏香之中摻雜著湯藥味,皇後娘娘眉宇間隱有憂色……”
阿嫖聽了,心跳如擂鼓,家去後便第一時間告訴了秦放鶴。
“父親,可是陛下……”
皇後本人康健無虞,而宮中太後已逝,除了天元帝,無人有資格讓皇後宮中沾染藥味。
天元帝並不重欲,正月頭幾天一般都會歇在皇後宮中,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天元帝病了,在那裡吃藥了。
皇後肯定清理過,還特意換了熏香,但劉淩從小就服侍各路長輩,記不清多少次床前
儘孝,對藥味極其敏感。
那味道哪怕隻有一絲,她也及時捕捉到了。
這個消息瞬間讓秦放鶴將之前的一些可疑片段串聯起來:
難怪今年天元帝沒有親筆寫賜給朝臣、皇親的“福”字,而是讓太子代筆,宮宴上也未飲酒,而是命太子代飲。
之前大家雖有些意外,卻也本能以為是要為太子收攏人心,並未多想。
可如今看來,極有可能是陛下病重,手上不穩,擔心被外人看出端倪。
這個結論伴隨著莫大的悲慟一並出現在秦放鶴腦海中,有那麼一瞬間,讓他罕見地產生了名為“茫然”和“恐慌”的情緒。
大祿朝發展至今,他的新政推行至今,最大的支持者就是天元帝本人。
太子固然寬仁,但他畢竟不是天元帝。
沒有人可以取代天元帝。
太早了,真的太早了……
在這個時代,七十五歲確實已算高壽,但對於一位明君而言,卻又顯得那麼倉促短暫。
“父親!”阿嫖低聲道,“一切還隻是猜測。”
關心則亂,對她而言,天元帝固然也是一位難得開明,令人憧憬、敬仰的長輩,但這種憧憬和敬仰,不及父親萬一。
父親對天元帝,天元帝對父親,雙方都給予了對方常人難以想象的信任和包容,也都付出了溢於言表的努力。
他們是君臣,更是戰友,沒法不動容。
對,一切還隻是猜測!
秦放鶴定了定神,強行將胸中翻滾的負麵情緒壓下去,大腦飛速運轉。
我不可以亂。
我為人臣,為首輔,同時,我也是丈夫、父親和師父、弟子,我要為我身後的人考慮。
師公不在了,師父老了,現在天塌下來,我就是頂住的高個子。
“我最後一次見陛下,便是宮宴,他思維還很清晰,下肢也算穩健,應該不是急症。”秦放鶴幾乎立刻將自己的感性一麵完全剝離出來,單獨放在一邊,純粹以理性的角度分析現狀,“太子這幾日雖頻頻入宮,卻未曾逗留,太醫署那邊也沒有消息,所以陛下的病情短時間內應當不會惡化……”
他用力做了幾個深呼吸,立刻做出決定:阿姚和冉壹,必須在這一屆殿試中進入前三甲!
一甲與二甲第一名差之毫厘,可前者直接授官,進入翰林院,後者要麼外放,要麼再努力三年,嘗試進入翰林院。
三年,足足三年,放在官場上足可抹殺一輪政敵,也足夠一個新人站穩腳跟。
若秦放鶴的猜測不幸言中,那麼五十八年將會是天元帝在位期間的最後一次殿試,按照國法,天子駕崩,科舉停考,一則夜長夢多,二則後麵新君繼位,執政理念必然與先帝有差異,對進士錄用喜好也有偏差,不便操作。
若天元帝轉危為安,自然更好。
正月十七,群臣上朝,大殿龍椅之上,不見天元帝身影。
有內侍出來宣旨,“陛下偶感風寒,龍體抱恙,以太子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