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坐在旁邊陪著他。
祝卿梧一直陪他坐到下午,九皇子這才終於願意從洞裡出來。
出來後還特意用雜草把洞口堵住,要祝卿梧保密。
“這裡今後是我們兩個人的秘密。”九皇子說道。
祝卿梧和他拉了勾,回了句,“好。”
祝卿梧牽著九皇子回去時,慧妃的宮裡已經亂成了一團,宮女太監跪了一地。
慧妃見到九皇子,果然如祝卿梧所言沒有發火,而是抱著他哭了許久,還給祝卿梧備了一份謝禮。
九皇子因為這件事而黏上了祝卿梧,常常來找他玩。
兩人的感情也日漸深厚。
時間一轉眼來到了夏天,北方大旱,光帝忙的焦頭爛額,撥了大量的賑災款,皇宮內也因此而削減開支,闔宮上下都開始厲行節儉。
然而旱災還未解決,卻又突然爆出派去的官員貪汙受賄的事情。
光帝大怒,下令徹查,竟牽扯出一串的名單。
光帝看到上麵的名單,竟該牽扯到了太子的母族,太子和皇後本已不得聖心,如今又牽扯到貪汙案。
光帝痛心疾首,下決心整頓不正之風,竟直接下令廢太子。
而皇後對母族管束不利,於是去了她的管理六宮之權並禁足宮中,非令不得出。
由穎妃暫時協理六宮。
三皇子也一路水漲船高,地位更加尊崇,甚至隱隱有以太子自居之勢。
然而還未得意多久,宮內突然流傳起當年陳家之事,說六皇子生母之死另有原因。
光帝下令壓了幾次,而宮中各種聲音依舊屢禁不止。
這時一直安分守己,依附穎妃的景妃突然脫簪披發,於乾坤殿外謝罪,並拿出收了多年的證據,直言當年自己被穎妃所迫,不得已散布謠言,逼死“聖女”水伊映,司苑局的李公公也自去請罪,承認是自己當初放出的風聲。
與其同時,前朝的奏折也雪花一般堆在了光帝的案頭,要求為水家平反,重查當年之事。
旱災尚未處理,如今後宮前朝俱不安寧,光帝焦頭爛額。
據說乾明殿的燭火已經連續幾夜未曾熄過。
重審當年的事無異於說明光帝當年的決斷是錯誤的,可天子哪裡會有錯?事關帝王顏麵,因此哪怕日日都能收到彈劾陳家的奏折,光帝終究還是沒有鬆口。
然而就在這時,卻聽沉寂四年的吐落部突然來
犯,而六皇子因病無力披掛上陣,隻派了副將前去平亂,以至於連連敗退,四周部族見狀,瞬間虎視眈眈。
光帝收到這封戰報時久久未言,許久才說了一句,“都在逼朕!”
隨後竟平白嘔出了一口血。
當夜太醫院的太醫全部聚在乾明殿,說陛下是急火攻心,再受不得刺激,需要休養。
然而朝中此時波濤洶湧,哪怕祝卿梧隻是一個小太監,也能感覺到最近的皇宮像是被籠上了一層陰影。
最近變故太多,祝卿梧也聽了許多風聲。
其中最讓他震驚的無疑是景妃和李公公。
景妃和穎妃是姻親,娘家又勢弱,從來以景妃馬首是瞻,如今竟敢出來指證。
還有李公公。
這一世因為離開了離檜宮,所以他們已不再相熟,但上一世他們便是因為李公公一直格外照顧離檜宮才認識。
他還記得剛重生時,離檜宮尚且困難,也是李公公常常送來東西。
李公公從未向他坦明過為何會如此照顧離檜宮?
原來一切竟有前情。
李公公曾參與過堂溪澗母親的事,但究竟是什麼事,皇宮上下如今都諱莫如深,因此誰也不知。
哪怕不在其中,祝卿梧也能感覺到如今的局勢日益緊張,隻有九皇子依舊一無所察,常常來找他玩耍。
然而祝卿梧最近時常心不在焉,連九皇子也看出了他的不對,問道:“阿梧,你不開心嗎?”
祝卿梧聞言不知該怎麼回答,眼前局勢不明,就像埋著一顆炸彈,他知道炸彈一直在那裡,卻不知道究竟什麼時候會爆炸,因此日日都要提著心,憂思難安。
每到這個時候祝卿梧便想帶著小豆子和玉珠出宮,徹底逃離這裡。
但一入宮門深似海,太監如果不是實在年邁或重疾難愈,根本不可能被放出宮。
祝卿梧努力了三年,也沒有找到什麼機會。
但這些自然無法告訴九皇子,因此隻是搖了搖頭。
九皇子自然不信,卻也沒有追問,隻是緩緩道:“你總是騙我。”
“九殿下……”祝卿梧聽到這話有些驚訝,轉頭看向他。
然後就聽九皇子說道:“我隻是年紀小,又不是笨,能感覺到你不開心。”
祝卿梧聞言無奈地笑了一下。
他的話都已經說到了這個地步,祝卿梧自然也不好再敷衍他。
隻是隱去了其中種種,隻說了句,“我隻是想出宮了。”
“出宮?”九皇子從生下來起便長在這皇城,因此並不太能理解,“為什麼想出宮?”
“因為……想自由地活著,就像鳥兒終究還是更喜歡天空而不是鳥籠。”
九皇子沒有說話,隻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許久之後突然問道:“那你還會回來嗎?”
祝卿梧望著一望無際的天空搖了搖頭,“我想四處看看。”
“
看什麼?”
“看……大漠孤煙,塞下江南。”
“我隻在書本上看過這些。”九皇子說著,語氣中也帶了幾分憧憬,“若有一日你離開了皇宮,也替我去看一看。”
“好啊。”祝卿梧應道。
祝卿梧也隻是隨口一說,並沒有報太大的期望,畢竟出宮對於他而言實在難於上青天。
然而九皇子卻突然問道:“阿梧,你會遊泳嗎?”
“會啊,怎麼了?”
“沒什麼。”九皇子搖了搖頭,似乎在想著什麼。
光帝獨自支撐一個月,最終還是妥協,令人重查當年水家之事。
被強壓下去多年的案子重新出現在了所有人的麵前。
祝卿梧這才知道了當年觀星台上囚著的那位“貴人”竟是堂溪澗的母親。
水家竟蒙冤這麼多年。
陳家重新受到了處罰,穎妃也被降為貴人。
後宮子憑母貴,三皇子瞬間勢頹。
太子被廢,大皇子圈禁,三皇子式微,六皇子腿疾且在邊關,七八九皇子年紀尚小,如今尚有競爭力的隻有四皇子和五皇子。
而四皇子出身卑賤,生母隻是一個宮人,外無母家勢力可依,文武不通,因此一時間五皇子聲勢極望,堪稱眾望所歸。
前朝紛擾,後宮不寧。
誰也沒注意到一向總是獨自呆在宮中閉門不出的慧妃突然主動去求見了光帝。
為一個太監和一個宮女討了恩典,放他們出宮。
而光帝居然立刻便允準。
慧妃將消息壓得厲害,因此隻有廖廖幾個宮人知曉,原來是有一日九皇子不慎落水,那小太監不顧自己安危,毅然跳水營救。
慧妃感激不儘,問他想要什麼賞賜,然而小太監沒要任何金銀珠寶,隻說討了個恩典,想帶弟弟妹妹出宮。
慧妃自然應允。
然而最後出宮那日,卻又隻有祝卿梧和玉珠兩人。
祝卿梧站在宮門口,看著來送他的小豆子,將一個香囊遞給了他,並叮囑道:“如果將來遇到危險,把這個交給堂溪澗,他欠我一個承諾,會幫你的。”
小豆子接過香囊,不舍地看向他,“阿梧,你要去哪兒?”
祝卿梧搖了搖頭,“我也不知道,但天高路遠,總有去處。”
“為什麼非要離開?在這裡不好嗎?就算每日辛苦,但至少衣食無憂,更何況我們是太監,就算出去又能如何?我們回不去了。”
祝卿梧沒說話,隻是想起那日九皇子來找他,突然說自己扇子丟了,支開了身後的宮人,然後坐在他旁邊,望著滿池的錦鯉突然說道:“阿梧,我不會遊泳。”
“嗯?”祝卿梧不解地看向他。
然後就見他衝自己笑了一下,“所以一會兒你要快點救我。”
祝卿梧還沒反應過來,便見九皇子身子一斜,突然落入了池中。
祝卿梧隻覺得大腦登時空白了一瞬,手中的魚食撒了一地。
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該乾什麼,連忙跳了下去。
抱著九皇子回去的時候,九皇子後怕得牙齒都在打顫,卻還是努力湊到他耳邊說道:“阿梧,要自由。”
-
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邊關主帥營帳內。
堂溪澗的桌上放著一張加急的密信。
【九皇子落水,祝公公施救,慧妃特求恩典放其與玉珠同出皇宮,脫奴籍,歸自由】!